尼美舒利争议升级 康芝药业对强生宣战

发布日期:2011年2月23日    来源:健康时报   阅读数: 229


生意社2月23日讯 康芝药业(300086)以大跌对国家药监局SFDA的最新声明作出回应。作为“尼美舒利”国内最大的生产企业,时下对“尼美舒利”种种用药安全的质疑和争议,将康芝药业置于风口浪尖。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原定于2月20日出具“尼美舒利”评价结果的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ADR),至今一直处于沉默中。
 
  肇始于兔年新春的尼美舒利不良反应事件,目前卷入的企业越来越多。2月19日,康芝药业指责美国强生策划并引导了针对尼美舒利的攻击,并开始组织同类制剂生产企业共同对付强生。
 
  常熟俞氏药业销售负责人程耀翔告诉记者:“康芝方面联系过我,希望能够联合起来反对强生不正当竞争。” 程耀翔称,俞氏药业的尼美舒利产品占药店市场的50%,康芝药业则占医院市场的70%,两者基本上能控制国内尼美舒利制剂市场,“其余几十家企业其实产量并不大。”
 
  事发“国际论坛”
 
  一个小规模“国际论坛”酝酿了此次风波。
 
  2010年11月26日,“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规模不大,主题也只有一个:介绍儿童解热镇痛药物的利弊,推荐布洛芬和扑热息痛两类药物。
 
  程耀翔介绍:“扑热息痛、布洛芬、尼美舒利是三类主要的儿童退热药,尼美舒利是效果最强的。近几年布洛芬的销售量不断下滑就能证明。”
 
  1998年,尼美舒利首次在中国销售,至今已13年。程耀翔表示:“国家药监局在5年监测期内没有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我们也一直在收集数据,也没发现问题。如果按照说明书的指导来服药,没有问题。”
 
  尼美舒利制剂一直是处方药,布洛芬和扑热息痛则大部分属于非处方药。但现实中,国内药店常常无需处方就能买到处方药。程表示:“患者滥用处方药造成不良反应,不能说是药品问题。”
 
  上述论坛正是直指尼美舒利肝肾毒性大的问题,宣称国外禁止给儿童使用,并推荐扑热息痛和布洛芬。
 
  中方专家在会上透露:“尼美舒利现在是儿科用药销量的第三位,从2004年1月到2010年4月共发生不良反应4703例,其中死亡3例。当然这个资料没有公开发表过,但是死亡病例是确有其事。”
 
  强生的两款儿童退烧药泰诺林和美林的成分分别为扑热息痛和布洛芬。2010年强生这两款产品在海外遭遇多轮召回,严重影响其品牌形象。康芝药业正是据此指出强生有意打击竞争产品,以图挽回市场颓势。
 
  一位与会者透露:“该论坛的赞助方正是强生公司,赞助费用为100万。除了专业媒体以外,强生还请到了某中央级电视媒体。”会后,正是该电视媒体对尼美舒利不良反应的连续报道,才导致卷起现在的风波。

 
         不良反应确有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康芝药业上市之初,就有对其主打产品瑞芝清(“尼美舒利”颗粒)“毒害农村儿童”等言论见诸网络,尼美舒利的不良反应争议,长期在业界存在。
 
  西班牙和芬兰在2002年停售尼美舒利后,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品委员会对尼美舒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