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中风高发季 十种先兆可预防

发布日期:2009年7月23日    来源:  阅读数: 128


中新网5月11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春夏之交,是中风的高发病率季节,由于中风的发生多是突然的,有些人认为防无可防,其实中风是可以预防的。 据介绍,气温的不断升高,血液循环加快,血压跟随升高。当血压升高到脑血管不能忍受的强度时,就会导致颅内动脉或蜘蛛网膜破裂出血而中风。 中风还有第二类型,称阻塞性中风,脑血管虽没有破裂,但有脑血栓或脑栓塞,无论哪一类型的中风,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十分惊人,大约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存活病人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等后遗症。 我国清代名医王清任曾记录了中风前的四十三征兆,现代医学也证实,在中风发生前数小时至一个月内会有一系列先兆表现,只是有的明显,有的轻微,容易忽视。较普遍和典型的中风前预兆有以下十种: 一、大拇指时感麻木(有时其它手指),不听使唤。 二、单侧肢体突然无力,无法控制,短时间又恢复正常。 三、心烦,一过性眩晕或头痛。 四、突然舌胀、吐词不清或词不达意。 五、一过性视觉模糊和重影。 六、嗜睡、眼皮下垂、耳鸣及哈欠不断。 七、鼻孔出血,口角不自主流涎沫,上嘴唇有时不自主的抽搐或麻木。 八、血压突然持续升高至200/120mmHg以上,为脑出血先兆,而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为脑血栓形成之先兆。 九、双脚轻飘或头重脚轻,随时有仆倒之感觉。 十、吃饭时有呛咳、吞咽困难情况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