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包不好 小心酿大患

发布日期:2009年7月23日    来源:  阅读数: 118


健康提醒 本报讯 手指划破、膝盖擦伤……日常生活中难免有些磕磕碰碰,此时,许多人常常不管三七二十一,止血粉、消炎药、紫药水一通招呼后,心里才踏实。然而,据香港《明报》近日报道,生活中处理伤口有很多误区,如果处理不当,小病也会变成大患。 误区一:不包扎,让伤口自然风干,才能更快愈合。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主任曾庆表示,伤口愈合需要湿润的环境,如果手指破了,在严格消毒的前提下,最好用纱布覆盖伤口,这样有利于快速愈合。 误区二:伤口包扎得紧一些,不容易感染。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李磊表示,包扎时要留有一定空隙,否则会减少伤口接触氧气的机会,使伤口愈合变慢。此外,包扎过紧还会阻碍血液循环。 误区三:出血时,立即使用云南白药等止血粉。 曾庆主任表示,在家处理伤口,尽量不要用止血粉,否则会刺激伤口,还会盖住创面,为医生的诊断及“二次处理”造成困难,需要花时间除去止血粉残留,患者也会觉得非常疼。其实,止血的首要原则,是在伤口上施压,直到血不流为止。 误区四:每天换药,能好得快些。 李磊说,只要保持伤口清洁,不需要每天换药,3~5天更换一次敷料即可。如果天天换,反而会增加伤口接触空气中污染物的机会,且破坏刚刚长好的组织,加重瘢痕的形成。 误区五:愈合中的伤口长出一层黄黄的薄膜,要马上清除。 李磊解释说,这层薄膜是新生的肉芽组织,有助于伤口愈合,除掉会适得其反。 误区六:涂双氧水、紫药水及碘酒等急救药品。 李磊表示,以上急救药品都有消毒用途,既会减少促进伤口愈合的白血球的活性,又可能造成难看的疤痕。这些消毒药品可以使伤口快速干涸,但如果涂在未经消毒的伤口上,细菌反而会在痂皮的保护下生长,并入侵伤口深处,甚至导致化脓。一般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