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年12月25日 来源:药店经理人 阅读数:
188
药店与非药店的竞争已经正式开始,虽然非药店多数存有网点优势,但老话说“隔行如隔山”,药店行业优势仍存,千万别丧气。
12月13日,中国邮政网官网消息称,宁夏回族自治区邮政分公司打造的中邮大药房第一家门店解放街店于12月9日开门营业。
而这,也是继京客隆、屈臣氏、苏宁、中石化后,又一家非药品零售企业布局卖药。
可以说,随着审批的逐渐放开,药店与非药店之间的竞争已经正式开启。
这也让很多业内人感慨:对药店的监管趋严的同时,非药店卖药的审批反而放开,药店卖药,究竟还有无优势呢?
可以说,过去高毛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但药店卖药仍有这些优势。
药店,优势仍存
在政策上,虽然开放非药店卖药对于药店来说是利空消息,但是药店的专业性仍然比非药店要高出很多,主要有几个方面:
首先,不管是单体还是连锁,长久经营积累的客流是隐形的门店资产;
其次,对于顾客来说,去便利店买药,还是去药店买药,在这个选择问题上,选择后者的可能性无疑更大;
最后,非药店的药品经营范围以及医保支持都受限,目前来说,非药店只能销售乙类非处方药,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病患者,也不利于普通患者客单价的提高。
同时,不能进行医保结算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影响顾客是否选择到非药店购药。
除此外,药店行业深耕多年后,长久以来形成的供应商及品牌优势,包括当地本土药店的一些口碑优势,都一定程度上让非药品零售企业“瓜分”零售市场存在一定困难。
多地政策,仍然利好药店
除了这些优势外,相比非药店,虽然监管趋严,但利好药店的政策依旧在不断放开。
以陕西省为例,近日,陕西省药监局出台《关于促进药品流通行业快速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信用等级被评为A级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可在超市设置专柜或在大型公共场所内设置24小时自动售药机销售乙类非处方药,方便消费者购药。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削弱了非药店卖药的市场可能性,因为购买乙类非处方药,未来很有可能像我们在自动机购买矿泉水一样简单,并在全国多地普及。
除此外,在针对购买处方药合规问题上,《意见》同时提到:对需要长期使用固定药物控制和治疗的慢性疾病用处方药的销售,零售药店可建立患者档案,记录患者既往用药情况、需购买药品的信息以及购买者详细信息后,可凭第一次留存的处方销售药品(不含特殊药品),药店每半年或根据患者处方变化情况对留存档案进行更新,并保存完整的销售台账备查。
也就是说,对于慢病患者来说,一次处方,长期可用,这也和很多地方政策不谋而合。
除此外,国家同时在加快药店审批速度等方面做出指示,开药店拿证,最快仅需1天。
总结来说,不管是药店还是非药店,药品安全问题仍然是重中之重,对于违规的处罚成本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部分政策的放开,国家对于药店的发展还是给予了十分支持的态度,能否做大做强,还需要看自己的本事。有的人在考虑能否活到明天,有的人在考虑如何活得更好,一切如同大浪淘沙一般,当下如何面对,成为对于业内人士来说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