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和资本驱动 中国平安杀入医学检验市场

发布日期:2019年4月24日    来源:赛柏蓝器械 /检验视界网  阅读数: 185


国家医改政策和资本的双轮驱动下,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迎来了增长期。
 
  保险行业巨头进入医学检验市场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多,从2018年的数据显示,一年便新增实验室近千家。这是因为国家政策向独立医学检验领域倾斜,也是资本对该领域加强关注。在这种双轮驱动下,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迎来了爆发期。
 
  而市值1.59万亿的中国平安也正在入局医学检验市场。
 
  4月22日,旗下的医学检验实验室在广州开业,这是平安大健康战略实施的重要一步。此机构于2018年12月通过广州卫健委行政验收,取得相关专业执业许可。
 
  政策助推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
 
  从国家颁布的多项文件中可以看出,政策助推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发展。
 
  2018年卫健委公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医师审批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医疗机构可以不设检验科,可委托给有资质的第三方或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检验服务。当然一个重要前提是,这种委托必须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今年4月初,国家卫健委在《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文件中指出,关于开展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清电解质、血糖检测、ABO红细胞定型、ABO血型鉴定等检验项目,可依托第三方。以及对中心临床诊疗临时需要,而不能提供的特殊检验项目,可委托上级医院或第三方检测中心等单位。
 
  其实,早在“十二五”期间也能看出政策扶持倾向,当时国家八大高新技术服务业的第三项便是检验和检测。
 
  业内人士就此指出,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增多,可能会使很多医院的检验科逐渐没落,被第三方替代。以前检验科托管是属于第三方外送的状态,处于一种灰色地带,很多医院都这样操作,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医疗机构,比如乡镇的基层医院,他们在开展的检验项目、实验室管理、成本控制方面均无法和第三方检验和区域检验中心相比。
 
  第三方检查与区域检验中心两强并立
 
  除了直接的政策导向,医改政策也间接推动了此行业的发展。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报告提出要稳步推进分级诊疗体系,促进社会办医。分级诊疗政策逐步打开了基层市场,二级及以下的基层医院,在医学检验的需求上也得到显著释放。
 
  与此同时,在医保限费的背景下,采用委托检验的方式可以降低费用和经营压力。另外第三方检验室的发展,医用耗材的采购量也会较之前有所增长。可以预见未来的医学检验领域,将显现出第三方检验实验室与区域检验中心两强并立的格局。
 
  但,公开数据表明,当今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渗透率不足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这表明我国第三方医学检验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市场渗透率还比较低,同时也可以看到,此行业潜力巨大,在诸多方面需亟待打开思路、升级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