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完成5.33亿,超预期!

发布日期:2019年4月17日    来源:医药云  阅读数: 163


4月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4月1日,11个试点城市已经全面启动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截至14日24点,25个中选品种在11个试点地区采购总量达到了4.38亿片支,总金额5.33亿元,完成约定采购总量的27.31%。


对于这样的采购规模,陈金甫认为,超出了预期,也消除了以往大家对医院采不采、用不用的担心。中标药品的质量和供应都得到了保障,使用量超出了预期,有关政策基本上全面落实,比如医保的预付、医院使用以及回款等。


从试点效果来看,陈金甫表示,试点地区肿瘤、乙肝、高血压、精神病等重大疾病的患者用药获得了质优价廉的药品,医疗费用显著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试点地区药品价格降低幅度明显,中标药品总体平均降幅52%,单个药品有些降幅达到96%。而这也与非试点地区形成了明显价差。


对此,陈金甫表示,这既反映了改革取得了成效,也反映了改革还在路上,这是局部地区试点产生的必然现象。


改革成效方面,陈金甫表示,在存在药价虚高的情况下,这次招采不是政府定价,不是国家谈判,是企业之间按照市场规则,针对不同的情况,产生的一种自我价格竞争,所以这还是符合市场发现价值的作用。这样的降幅,使试点地区获得了一个改革的红利。


所以,可以充分肯定,“4+7”招采是切中药品招标采购体制的重要抓手,或者说切中了药价虚高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探索了新的招采机制,取得了改革成效。毫无疑问,11个试点地区老百姓首先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


陈金甫表示,两个地方价格比较,同样的药,在上海卖十几元,在非试点地区卖300元,价格相差几十倍,这说明“4+7”改革是成功的,机制是有效的,政策落地了,确实能够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理顺了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满足了临床需要。


在非试点地区未能降价的情况下,陈金甫强调,有外地患者到试点地区医院买药,这个不能不允许。


此外,试点地区有的患者可能对降药价不理解,怀疑药品价格太便宜是假药。陈金甫表示,北京地区基本采取一药一策,医生进行临床辅导、用药指南辅导,给群众解读,这个药价低不是因为质量问题,是因为新的改革措施把价格虚高的水分挤掉了,药品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质量是可控的。


“改革还要进一步扩大。”陈金甫说,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扩大试点。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总结各地区试点的经验,来检验各项试点政策配套措施持续性的功能。


“比如说,药价降下来了,医生的医疗服务价格是不是能够进行正向的调整?价格到合理水平以后,能不能有利于促进医药企业的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有利于培植中国的企业规模,这就涉及到重大的发展性问题。”陈金甫表示,会按照国务院部署,在进一步扩大试点方面,认真总结评估,听取各方面意见,完善政策,拿出一个推进的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