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批药企代理商,半年没拿到费用了!为什么?

发布日期:2019年3月14日    来源:医药云  阅读数: 216


从去年开始就有圈内非常多的医药代表和经销商长时间拿不到药企拨的费用了,特别是有些经销商开的发票药企根本就不敢转账,药企账上钱很多,但是不敢支付。还有一些原来做传统营销模式,由医药代表先垫一部分营销费用后面再报销,但也发现他们很久拿不到曾经约定好的报销费用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真实的原因至少有两个,第一是“金税三期”大数据监管收紧,第二是财务人员签字负责制实行!

 

随着去年年底,整个国家开始一轮降税,并配合“金税三期”的改革之后,看起来企业税负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医保社保支付压力又特别巨大,再加上要求总体税收的继续保持甚至两位数的持续增长,这就需要把一些基础的漏洞补上。


现在税收的征管却更严了,而“金税三期”能够发现企业特别多的不合规营销费用的走向,并且要求出具合理的解释,今年央行对公转私,私转私超5万提示,超20万说明,并提供付款依据。


因此事实上是对一些原来逃税、过票、洗钱的企业进行严格监管,原来睁只眼闭只眼放过去的,现在税收高压来临!


还有一个更狠的,之前我们国内很多的药企有任何的法律风险,基本上都是由法人负责的,但是现在增加了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由财务人员或者财务负责人签字负责,并要求向税务局直接报备。


所以今年很多费用出不来的根本原因是:大批财务负责人根本就不敢签字,因为作为公司内部人员,他很清楚这些费用是如何走向,去了哪里,提供的证据链和支付依据是那么的脆弱,就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

 

因为很多人关于证据链的理解会有误区,会认为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照片等整个完整的证据体系就可以了,不管是编造的还是事实的。但其实证据链还有另外的一个逻辑,就是要符合常识。


我们会发现很多代理商、区域代表报上来的证据链,开了沙龙会、科室会、学术会等等,每一个会议局部的证据链看起来都完美无缺,但是整体出现了严重的不合理性,在一个不大的地方一年开了1732场会,一个区域的小经销商怎么可能平均每天开5场,过年过节不休息,这种严重违反常识的证据链会造成巨大的困扰,看起来每个细节都无懈可击,但是整体就变成了掩耳盗铃,不合规营销的证据链反而长久保存了下来!

 

因为编造会议是成本最低,提供证据链较方便的方式,经常拍拍照片,互相编一编就行了,也很难查实,现在要财务签字负责财务不敢了,大家都是打工的,谁能为了这几毛钱去冒生命危险呢?所以一大批的报销卡在财务这里,他不敢签字,因为谁签字谁负责,而且财务的离职潮也开始了。

 

其实倒过来说,现在国内有非常多的药企他想洗钱兑费用,非常想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找一个一招鲜的模式给兑出去,比如看一个视频给300元,做一个东西给500元,随便录播讲个课给一两千元,这样操作看起来时间、地点、人物都是可以的。


但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逻辑,这个药企一年光让医生看视频就花了几千万,这是一个极端不合理的现象,局部看起来每个证据链都很完整规范,但却是一种严重的不符合常识的营销行为,最后的结果一定就是兑费洗钱。

 

我们很多的药企所谓合规支付、合规营销费用转化或营销费用阳光化,看起来好像每一个都搞得光明正大,但实际上里面危机四伏,禁不起任何检验,粗话说,因为懒和愚蠢,逮住一个羊猛薅毛,谁看不出那个羊都被薅秃了呢?


他支付的逻辑核心等于是让医生基本上不搞什么学术行为,只是用最简单的操作方式支付这笔钱,支付的依据其实是后端跟销量挂钩的excel表。

 

未来这条道将越来越难,唯一的出路是要走真正的合规推广与低成本营销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