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工业盐现周期性跌涨 呼唤理性市场

发布日期:2008年1月24日    来源:搜狐健康  阅读数: 209


受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我国青霉素工业盐近年来已经形成了周期性的价格跌涨和产量增减,不但原料药生产企业日子难过,也苦了下游制剂企业。业内人士认为,青霉素工业盐价格的相对稳定,有待于市场逐渐走向理性。
 
  跌了涨,涨了跌,青霉素工业盐似乎陷入了价格周期性涨跌的怪圈。在经历了2007年上半年约20美元/十亿单位的价格高潮后,目前青霉素工业盐的市场报价大约降到了67元/十亿单位,扣除关税等因素,其价格已经跌破8美元/十亿单位,接近历史最低点的6美元/十亿单位。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青霉素工业盐价格跌涨不停,也害苦了产业链下游的制剂企业。如何打破怪圈?业内人士认为,在国际市场需求左右价格的年代,青霉素工业盐市场需理性发展。

  跌价源于需求减少产能增加

  我国青霉素工业盐65%出口。中国健康网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第四季度起,青霉素工业盐出口出现近年少有的僵持局面,11月份出口成交量为415吨,创下3年来的历史最低纪录。中国健康网总经理吴惠芳认为,“青霉素工业盐2007年上半年价格过高,超出了国际市场购买方的心理预期,买卖双方的价格博弈导致了如今的价格下跌。”可以说,国际市场的需求左右着国内青霉素工业盐价格的涨跌。

  印度是我国青霉素工业盐主要的出口市场。据业内人士介绍,印度企业应对的办法是,青霉素工业盐价格上涨就自己生产,价格下跌就依靠进口,通过市场调控降低成本。此前青霉素工业盐价格过高使得印度部分企业恢复生产(现已再度停产),同时印度方面的订单直线下滑,直接导致我国出口商明显减少。2007年11月份,国内只有河南新乡华星药厂、哈药集团等3家企业自营出口。与此同时,国内贸易公司却在想方设法抛售存货,他们以低于生产商的价格出售,最低成交价甚至不到11美元/十亿单位,导致整个青霉素工业盐市场价格混乱。这些因素,再加上出口退税减少、汇率浮动等政策的影响,青霉素工业盐出口量减少,从而导致价格下降。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分析认为,国内产能的增加也是导致青霉素工业盐价格大跌的重要原因。虽然2004年7-9月青霉素工业盐价格降得极低,但不久后国内的生产能力却有所提升。2005年上半年,石药集团中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的万吨青霉素工业盐生产线一期开始投产,河南新乡华星药厂的青霉素工业盐生产线五期继续扩产。2005年下半年,作为目前国内不多的几家采用酶法技术生产的厂商之一,联邦制药在四川省彭州市的6000余吨青霉素工业盐生产装置启动。2007年11月,联邦制药在内蒙古巴彦淖尔投资16.8亿元的生产基地开始试车生产,如果该项目2008年正式投产,其巨大的产能将对未来青霉素工业盐市场产生极大的影响。

  就2007年而言,由于上半年青霉素工业盐价格大幅上扬,国内一些停产或减小生产规模的企业纷纷恢复生产或扩大生产规模。国内重要的青霉素原料药生产商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正海表示,“全球青霉素工业盐的年需求量大概是5万吨,而中国企业的产能已经接近10万吨”。产能过剩,库存增加,价格战频发,价格下降也就不难理解。


 呼唤理性市场

  近几年,青霉素工业盐价格涨涨跌跌,是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周期性?在2007年11月于深圳举行的第59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中间体、包装、设备秋季交易会上,吴惠芳表示:“产量大、应用广、在国际市场上有话语权的原料药品种具有比较明显的周期性,主要表现为价格的周期性起伏和产量的周期性增减。”青霉素工业盐恰是这样的原料药。

  目前,我国青霉素项目多数集中于青霉素原料药和青霉素粉针剂等初级产品,技术含量低、粗加工的青霉素品种占绝大部分,下游深加工产品匮乏。大力发展下游深加工产品是否可以维持价格相对稳定?吴惠芳表示,这只是理想化的想法,我国不太可能做到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上都有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青霉素工业盐价格的相对稳定,有待于市场逐渐走向理性。在生产商、经销商和国际市场购买方三者都不谋求扩大利润空间的前提下,他们可能达成相对稳定的利益妥协,从而带来价格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现今,我国青霉素工业盐生产企业已经有了比较理性的举动。2007年5月,在青霉素工业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国内几大生产巨头达成了不高于135-140元/十亿单位的限价协议,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国际需求的稳定。

  近日,国家发改委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征求意见稿中把青霉素列入限制发展类项目,而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于2007年12月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