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年2月26日 来源:药药网原创 阅读数:
189
药店行业无序竞争,有人说,下辈子再也不干药店了。干了是找死,坚持是等死。核心问题是:药店大多,执业药师人才缺失,客流量上不去。
首先说药店太多,
无论你走在大街,小街上,大都市的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及四线城市,药店每1000米,及至几百米就有一家,有的是一个连锁一条街几家,抢地盘,有的是一个品牌占了一条街,另一个非要挤进来,结果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大。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客流量当然上不去。
其次,执业药师人才缺失
执业药师越来越难考,有的开药店就是老板本人,突击学习,突击培训,有的还是培训机构帮过关的,这样取得了执业药师证,水平平平,对上门来的客户,服务平平,很难满足客户要求。
第三,客流量上不去
这个原因有上述两个因素,还有别的因素,主要是,互联网可以售药,一些健康类的网站能在线咨询服务。分流了一些客户。
我所在的一个四线城市,一家百年老字号,名中医天天坐堂,客户排队看中医,但他边上500米远的一个药店门可罗雀。从一这一点看,好的药店还是供不应求。
所以有人选择了卖。
有人卖了51%,又如何,还是业绩上不去。
所以,如何摆脱客流下滑的窘境,也就是如何有效提升药店客流量已经成为药店众多媒体和老板热议的话题。
顾客为什么进店?
笔者认为,有效提升客流量,需要对顾客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可以从需求、动机、决策、行为、商品等方面出发。
顾客的需求是什么?顾客为什么要进店?众所周知,这是顾客对药店的信任以及对自身健康需求的刚需。
当顾客确定了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应该服用的药物后,紧接着是要确定去哪一家药店。而首选,则是在顾客的生活区域内价格最低的那家。然而,现实情况是,最终影响顾客能否进店交易的绝对因素却是店员的服务,也就是店员的一言一行能否真正符合和满足顾客的需求。第一点决定了药店的当期客流量。
例如,当顾客感冒时,首先想到的是品牌药,诸如感康、快克、泰诺、康泰克等治疗感冒的药物,这也是品牌药带动客流的先期属性。但是,由于品牌药的毛利低,往往在销售的终端被替代。店员不顾顾客的需求,肆无忌惮地推销提成较高的药物,欺客伤客,降低了药店对顾客的黏性。这也就是利润抢占了药店头条,不在乎顾客是否会再次光顾药店,药店只想今天“吃饱”,而不考虑如何长久、持续地经营。
饱食恶果之后,每当客流下滑,药店就会大搞促销。殊不知,促销已成为蚀骨“毒药”。对于药店精心策划的促销方案,顾客根本不买账,并随着促销升级,胃口越来越大,打折、买赠、换购、积分等司空见怪的低劣促销战术已经颓废,吸引不了顾客的主意。这也透视出药店客流属于战略层面,而非战术层面,依靠促销提升客流就是一个死胡同。
那么,如何获知并服务于顾客的真正需求呢?
这就需要店员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真正从顾客的角度出发:
一是与顾客直接接触,如在接待顾客时,从家常生活谈起,从一日三餐谈起;
二是接待会员时,收取顾客对药店品种、价格、服务、质量的意见;
三是进行商圈调查,从进店频率、常用药的药理组合、品牌组合、价格组合、毛利组合着手,大型连锁还可以定期做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统一收集顾客意见,提升顾客满意度,从而找到提升客流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