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0岁以上老人有2/3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

发布日期:2012年6月20日    来源:甘肃日报   阅读数: 132


 中国人很怕老
 
  调查显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最怕老,在45-54岁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就认为自己已经老了。28%的中国受访者承认会感到沮丧,同时还会联想到孤独、疾病等消极字眼。
 
  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表示,从心理学上来说,过了青少年期后,人慢慢地就会开始恐惧衰老。害怕衰老和害怕死亡是紧密相连的,而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的本能,老是生命的暮年,也就意味着离死亡越来越近。
 
  国人年龄观需要转变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副所长姜向群遗憾地表示,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社区资源缺失,中国人对“老”确实是很恐惧的。很多人担心老了以后看不起病或生病了无人照料,生活得不到保障,子女不在身边无人陪伴等问题。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余寿中有2/3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的老年人有3300万人。预计到2015年,该人群将达4000万人。
 
  不少专家认为,国人的年龄观需要转变。姜向群表示,人们已习惯接受35岁以上就无法再就业,50岁之后将会被社会抛弃的观点,年龄歧视现象非常普遍。这与美国、日本等国家有非常大的差异。在这些国家,经常可以看到头发花白的老人,还在很开心地工作。他们可能开出租车,可能在超市里当售货员。
 
  在日本广岛大学大学院修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的杨洋,对日本老年人生活福利保障制度非常了解。她告诉记者:“日本人普遍认为,五六十岁根本不算老,75岁以上的人才能称为老年人。”
 
  日本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但由于本人,社会以及公司的共同需要,许多公司将退休年龄延至65岁,或者退休后被公司返聘,不少人干到70岁才算真正退休。不返聘的也可以自愿找其他工作。
 
  日本很多服务行业对年龄没有限制,且工作时间自由,每小时的工资也很高,因此老人可以按自己的情况找到工作。此外,国家鼓励的“银发产业”也为老年人提供了很多机会,以志愿者的形式为主鼓励老人通过工作与社会接轨,比如年龄较小的老年人帮助年龄较大者打扫卫生、倒垃圾、美化庭院等。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