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有忧”谨防致病

发布日期:2012年5月7日    来源:爱美网  阅读数: 92


 枕头的作用是使头与腰椎保持平衡,这样才不会使颈椎受压;所以睡觉还是应该使用枕头,但是枕头的高度一旦使用不当,同样影响我们的健康。
 
  一、如何判断枕头是过高还是过低
 
  1、枕头太高
 
  若排除患病因素,出现颈部酸痛、头痛、头晕、耳鸣及失眠等脑神经衰弱情况,或是睡觉睡到一半感到手脚麻木,那很有可能就是你的枕头太高了。
 
  2、枕头过低
 
  如果临睡前没有喝水,但醒来后发现面部浮肿这可能是枕头过低,引起头部轻微充血导致的。枕头过低,下颌会因此向上抬,容易张口呼吸,出现打鼾的情况。
 
  二、高枕和低枕会引发哪些问题?
 
  1、高枕并非无忧
 
  正常人睡过高的枕头,无论是仰卧还是侧卧,都会使颈椎生理弧度改变,久而久之,颈部肌肉就会发生劳损、痉挛,加速椎间关节的变形,并促使骨刺形成,导致颈椎不稳定等问题。此外,高枕会增大颈部与胸部角度,使气管通气受阻,易导致咽干、咽痛和打鼾。
 
  2、低枕并非能够舒适
 
  正常人长期睡低枕,同样也会改变颈椎生理状态。因头部的静脉无瓣膜,重力会使脑内静脉回流变慢,动脉供血相对增加,从而出现头涨、烦躁、失眠等不适症状。
 
  三、枕多高才合适?
 
  通常情况下,枕头的适宜高度,以10-15厘米较为合适,但具体尺寸还要因每个人的生理特征,尤其是颈部生理弧度而定。肩宽体胖者枕头可略高一些,而瘦小的人则可稍低些。一般来说,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的人有时需要睡高枕;患低血压、贫血的人则有时需要睡低枕。
 
  睡眠习惯对于确定枕头的高度也有影响,习惯仰睡的人,其枕头高度应以压缩后与自己的拳头高度(握拳虎口向上的高度为拳高标准)相等为宜;而习惯侧睡的人,其枕头高度应以压缩后与自己的一侧肩宽高度一致为宜。当然,无论仰睡、侧睡都能保持颈部正常生理弧度的枕头是最理想的。
 
  对于枕头本身而言,支撑脖子后面(颈曲)的部分应稍高一些,并具备一定的硬度,以便能衬托和保持颈部的生理弧度。而支撑后脑勺的部分应较上述部位低3-5厘米,使之既能完全支撑头部,又能与颈部的高度相适应。
 
  四、枕头软硬合适度
 
  过硬的枕头,会使枕头与头部的接触面积缩小,压强增大,头皮不舒服;但如果枕头太软,则难以保持一定的高度,颈肌易疲劳,也不利于睡眠,并且头陷其中,会影响血液循环,使头部麻木。
 
  枕头应该选择稍微柔软些,但又不失一定硬度的类型,一方面可以减少枕头和头皮之间的压强,另一方面又保持了不均匀的压强,使血液可从压力较小的地方通过。枕头只要稍有弹性即可,弹性过大会造成颈部肌肉疲劳和损伤。
 
  与枕头直接接触的是人体的颈椎部位,而颈椎与人体的肩背和腰部肌肉、韧带、椎间盘等都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合适的枕头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
 
  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枕头填充物
 
  睡眠时,枕头几乎与人最近距离地接触,因此枕头填充物的好坏对我们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枕头的填充物种类繁多,清楚了解各种不同填充物的优缺点,才能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枕头类型。
 
  1、羽绒枕
 
  羽绒纤维有很好的回弹性能,而且有调温、调湿功能,透气性高,可为人体提供干爽舒适的“小环境”。羽绒枕不能水洗,过敏体质的人最好避免使用这种枕头,以免引起呼吸道不适。
 
  2、乳胶枕
 
  乳胶是采用天然橡胶经“发泡”工艺一次成型而制成的填充材料。由于它来源于纯天然材料,无毒无味,对人体无不良影响。乳胶整体一块的构造免除了细小纤维对人体的干扰,特别适合过敏体质者及气喘病人使用。另外乳胶透气性好,不易变形也易于塑型,能为颈椎提供较合适的支撑。但由于原料因素,乳胶枕的价格相对较贵。
 
  3、荞麦皮枕
 
  这是最常见的枕头填充物,它软硬适中、塑型和吸水性能都不错,也比较轻。缺点是弹性较差,而且头颈部活动时枕头有响声,对于易失眠的人来说,可能影响入睡。
 
  4、稻谷壳枕
 
  比荞麦皮的塑型和吸水性能更好,但会稍微重一些,人活动时也会有响声。
 
  5、人造纤维枕
 
  这种填充物以化纤棉絮制成,方便水洗,甚至可用洗衣机洗涤,也可以用真空压缩袋压缩收纳,而且价格便宜。但化纤棉絮不太透气,用久了易结球结块,从而缺乏弹性,寿命也会变短。
 
  6、中空纤维枕
 
  中空纤维是高科技的产物,是一种复合材料,在透气性差的普通人造纤维中贯穿一条至数条孔道,这样使每根纤维都能够储存更多的空气。用这种填充物制作的枕头,在回弹性、保暖性、蓬松度及使用寿命等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