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嗜睡或因脾肾阳气俱虚

发布日期:2012年5月2日    来源:新浪健康  阅读数: 80


  俗话说:“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意思是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感觉觉不够睡,而到了中老年以后,睡眠时间会明显减少,有时甚至彻夜难眠。
 
  但是,也有这样一些中老年人,不仅清晨睡不醒,而且一整天都会昏昏欲睡,这样的情况该如何调理呢?西医认为这是一种病,多由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供血不足而缺氧所致,但中医则认为多因年老体衰、肾阳不足,使脾肾阳气俱虚,阴寒偏胜,伤及心阳,从而造成嗜睡。
 
  脾虚湿重型
 
  针灸平补平泻+平胃散合三仁汤
 
  曾有一位典型的脾虚湿重型患者,表现为终日昏昏欲睡,不喜欢说话,体型较胖,看舌象则是舌体胖大、颜色淡、舌边有齿痕、苔白腻。
 
  有位50出头的男性患者,因为喜欢喝酒,造成体内痰湿旺盛,年轻时阳气盛,能够将湿气慢慢化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不如从前,酒的湿热之气渐渐累积体内,引起了脾虚湿重的情况。
 
  这类人不是真的想睡觉,只是因为脾虚会让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送不到肌肉筋骨,肌肉缺乏精微物质的营养而乏力,当全身肌肉都没什么力气的时候,人自然会昏昏欲睡。
 
  患者服用中药后,到针灸科进行治疗,同时减少饮酒。一个月之后,嗜睡症状消失。
 
  阳气虚衰型
 
  针灸补法+附子理中汤合补中益气汤
 
  阳气虚衰型的中老年嗜睡患者较多。这类患者表现为食欲不振、乏力、不爱说话、多汗。这些症状都是因为人体内阳气不足,阳气于人体而言是一种能维持各项机能活动、令人精神振奋的物质,缺乏了阳气,人就像缺少了“健康支柱”,会变得萎靡不振、恹恹欲睡。
 
  对于这类患者,可以服用附子理中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能温阳、益气、健脾,在这个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以督脉(阳脉之海)上的腧穴为主,比如百会穴、四神聪穴、印堂穴等,手法上采用补法,可以调补阳气。
 
  很多中老年人不在意嗜睡的存在,认为是正常现象或无关痛痒的小病,其实不然。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可以预防嗜睡的发生。
 
  首先,合理控制睡眠时间,每天睡眠不要超过10个小时。
 
  第二,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饭前午睡效果更好,即使只睡半小时也比饭后睡两小时消除疲劳的效果好。
 
  第三,晨练后不要睡“回笼觉”。这样的习惯不仅会影响晨练效果,还不利于心肺功能恢复,而且晨练时肌肉产生的代谢物乳酸不易清除,反而使人感到精神恍惚,四肢松弛无力。
 
  第四,避免受寒。无论春夏秋冬中老年人午睡都应在胸口盖上毛巾被单。因为着凉必定损伤阳气,阳气亏虚则容易嗜睡。
 
  一般来说,随着年纪增长,人的睡眠会逐渐减少,若出现长期嗜睡情况,就应该引起注意,及时去医院诊治。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