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罕见病日:医学专家称罕见病应加强早期筛查

发布日期:2012年3月1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数: 83



“加强早期筛查,部分罕见病患者家庭的遭遇是可以避免的。”北京大学妇产儿童医院杨艳玲教授说。
 
  杨艳玲29日在北京召开的罕见病学术研讨会上作上述表示。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是指患病率极低的一类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共6000余种罕见病,约占人类疾病人群的10%。约有50%的罕见病患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即可发病,病情常常进展迅速,死亡率高。
 
  29日是国际罕见病日。专家介绍说,目前中国的罕见病面临“诊断率低、治疗率低”的两大难题。
 
  在诊断方面,由于罕见病的症状涉及血液、骨科、神经、呼吸、重症等多学科,不少医生对于罕见病的认知有限,因此存在高误诊、漏诊的现状,病人往往辗转2到3家医院可能都无法确诊,这为罕见病患者的后续就诊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杨艳玲认为,其实罕见病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防可控的,“加强早期筛查,部分罕见病患者家庭的遭遇是可以避免的”。
 
  “早诊早治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希望和生活质量。”杨艳玲说,比如苯丙酮尿症,早期检查出来后患儿按照疾病特征服用可服用的食物,并接受药物治疗就可以维持终生的健康和正常。因此,我们呼吁医师提高罕见病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漏诊,促进早诊早治。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顾龙君教授说,面对已经诊断明确的部分罕见病。目前,针对罕见病药物在进口注册上遇到的阻力,希望能够及早建立绿色通道,让更多的罕见病患者能够有药可治,改变命运。
 
  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说,改变罕见病患者的命运,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从2009年12月开始,中华慈善总会罕见病救助公益基金正式成立,基金主要用于罕见病科普教育、罕见病患者援助和罕见病科研发展。
 
  范宝俊说,罕见病患者是一个极需整个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我们呼吁减少对于罕见病人的歧视,促进罕见病患者获得药物治疗。在今后,我们希望更多罕见病患者能够鼓起勇气,坚持同病魔抗争。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