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药物诱发帕金森综合征

发布日期:2011年9月7日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阅读数: 54


生意社9月7日讯 药物是引起帕金森综合征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某些可以阻断突触后多巴胺受体或导致多巴胺耗竭的药物均可诱发帕金森综合征。近几年来,由于新药的开发与应用逐年增多,帕金森综合征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约占帕金森综合征的13%。可诱发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常用药物包括:
 
  抗精神病药  如氯丙嗪(冬眠灵)、奋乃静、氟奋乃静、氟哌啶醇(氟哌丁苯),以及硫必利、舒必利等,若过量或持续使用,均可引起此病。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干扰了多巴胺传递信息的途径,并破坏了多巴胺与乙酰胆碱的平衡关系。
 
  脑血管扩张药  如桂利嗪、氟桂利嗪等,老年患者长期服用后,约有20%罹患帕金森综合征。若有中风史者,服用上述药物后,帕金森综合征发生率可高达50%。
 
  降血压药  如甲基多巴的生理代谢产物,会影响多巴胺合成酶的活性;又如利血平可影响多巴胺的吸收与贮存。它们会使体内多巴胺的含量不足或缺乏而致病,故不宜长期使用。
 
  镇静药  如长期应用舒乐安定(艾司唑仑)与舒必利等,皆可诱发本病。
 
  抗胃肠溃疡病药  有报道称患者服用西咪替丁(甲氰咪胍)常规剂量,6日后出现乏力、头昏、两手抖动,第七日又出现双下肢抖动、不自主地摇头、颜面呆滞、发音不清、四肢张力增加,经停药治疗后才恢复正常。
 
  胃肠动力药  如甲氧氯普胺也会影响多巴胺发挥作用,而易导致此病。
 
  医学观察研究表明,药物导致的震颤麻痹综合征特点为:老年人多,女性多于男性。从服药到发病,短者数日、数周,长者1~2年,以3~5个月最多,且发展迅速,有时伴有精神抑郁、焦虑等症状。一旦发生此病,通常应立即停药。停药后,多数患者在数周内症状会减轻,1~4个月后症状可完全消失,但时间长者有时需要一年才可恢复正常。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