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壳流痰的诊断与辨证论治
疾病类
耳壳流痰
内容
耳廓流痰是指发生于耳廓部位的流痰,以耳廓局部肿起而皮色不变,按之柔软,不热不痛为特点。相当于西医的耳廓假性囊肿(渗出性软骨膜炎)。

耳廓流痰是指发生于耳廓部位的流痰,以耳廓局部肿起而皮色不变,按之柔软,不热不痛为特点。相当于西医的耳廓假性囊肿(渗出性软骨膜炎)。
诊断
1、起病较急,耳壳上有肿块,质软而无疼痛。
2、肿处皮色不变,按之柔软无压痛,穿刺有淡黄色粘液,抽后肿消,但不久又复肿起。
3、耳壳流痰应注意与断耳疮(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相鉴别。断耳疮局部有红、肿、热、痛、可穿溃,有脓液渗液,耳壳软骨逐渐腐烂,甚至缺损。
辨证论治
1、风邪痰湿,上因耳窍
起病较急,多于睡醒后或偶然发现,多发生于耳壳凹面。局部肿起,大小不一,皮色不变。若肿块较大,则按之如乒乓球,无明显疼痛,或有微痒、麻胀感。肿物久不自消,穿刺可抽出黄色液体;抽后肿物变小,但可复发。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或见舌苔微腻,脉缓滑。
治法:消痰散结,扶风散邪。
主方:二陈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处方:法夏12克,陈皮6克,云苓15克,僵蚕12克,丝瓜络15克,柴胡10克,丹参15克。水煎服。若痰多者,加胆南星12克、瓜蒌仁12克。饮食欠佳者,可加砂仁6克、白术10克、神曲12克。
外治法:
1、在无菌操作下,用七号针头独出肿物内液体,加压包扎或用石膏作耳廓固定包扎,一周后解除。
2、以无菌操作抽取液体后,用艾条悬灸5分钟,再加压包扎。
3、以无菌操作抽出液体后,用酒精消毒过的磁片作异极相对敷贴(即病变局部及耳背对座位置各放一片),并加压包扎。预防调护:一般不宜切开引流,以免染毒而转为断耳疮。即使穿刺抽液,也应严格消毒。对肿块不宜反复揉按,以防增加机械性刺激,促使肿块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