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燥火型鼻衄
疾病类
鼻衄
内容
阳明燥火型鼻衄的治疗方法有:玉女煎加蒲黄、甘露饮、犀角地黄汤加黄芩升麻、泻心汤加生地花粉枳壳白芍甘草。

治疗方法:玉女煎加蒲黄、甘露饮、犀角地黄汤加黄芩升麻、泻心汤加生地花粉枳壳白芍甘草。
病因病机:阳明主阖,秋冬阴气,本应收敛。若有燥火伤其脉络,热气浮越,失其主阖之令,逼血上行,循经脉而出于鼻。其证口渴气喘,鼻塞孔干,目眩发热,或由酒火,或由六气之感,总是阳明燥气合邪而致衄血。
证候表现:鼻衄,其证口渴气喘,鼻塞孔干,目眩发热。
治则治法:盖阳明本气原燥,病入此经,无不化而为燥,治法总以平燥气为主。
处方:泻心汤加生地、花粉、枳壳、白芍、甘草,或用犀角地黄汤加黄芩、升麻,大解热毒。鼻衄止后,宜用玉女煎加蒲黄以滋降之,再用甘露饮多服以调养之,肆饮梨胶、藕汁、莱菔汁、白蜜等,皆与病宜。
出处:《血证论》·第二卷血上干证治十四条(卷)·鼻衄(篇)
原文:阳明主阖,秋冬阴气,本应收敛。若有燥火伤其脉络,热气浮越,失其主阖之令,逼血上行,循经脉而出于鼻。其证口渴气喘,鼻塞孔干,目眩发热,或由酒火,或由六气之感,总是阳明燥气合邪而致衄血。盖阳明本气原燥,病入此经,无不化而为燥,治法总以平燥气为主,泻心汤加生地、花粉、枳壳、白芍、甘草,或用犀角地黄汤加黄芩、升麻,大解热毒。鼻衄止后,宜用玉女煎加蒲黄以滋降之,再用甘露饮多服以调养之,肆饮梨胶、藕汁、莱菔汁、白蜜等,皆与病宜。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SDA药品评审中心| 医加医疗器械| 膏药生产厂家|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02000535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