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证的病因与诊断
疾病类
汗证
内容
汗证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即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日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

汗证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即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日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
汗是由皮肤排出的一种津液。汗液能润泽皮肤,调和营卫,清除废秽。小儿由于形气未充,腠理疏薄,在日常生活中,若因天气炎热,或衣被过厚,或喂奶过急,或剧烈运动,都较成人容易出汗,若无其他疾苦,不属病态。小儿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睡中出汗,醒时汗止者,称盗汗;不分寤寐,无故汗出者,称自汗。盗汗多为阴虚,自汗多为阳虚。但小儿汗证往往自汗、盗汗并见,故在辨别其阴阳属性时还应考虑其他证候。本节主要讨论小儿无故自汗、盗汗,至于因温热病引起的出汗,或属重急病阴竭阳脱、亡阳大汗者均不在此例。
小儿汗证,多属西医学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结核感染,也常以多汗为主症,临证当注意鉴别,及时明确诊断,以免贻误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表虚不固者,常有自汗、盗汗;而小儿汗多,若未能及时拭干,又易于着凉,造成呼吸道感染发病。
病因病机
汗是人体五液之一,是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来。如《素问·阴阳别论》所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心主血,汗为心之液,阳为卫气,阴为营血,阴阳平衡,营卫调和,则津液内敛。反之,若阴阳脏腑气血失调,营卫不和,卫阳不固,腠理开阖不利,则汗液外泄。小儿汗证的发生,多由体虚所致。其主要病因为禀赋不足,调护失宜。
小儿脏腑娇嫩,元气未充,腠理不密,所以容易出汗。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调,肺气虚弱,均可自汗或盗汗。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肺脾气虚,表虚不固,故汗出不止。
营卫为水谷之精气,化生血脉,行于经隧之中为营气,其不循经络而直达肌表,充实于皮毛分肉之间为卫气,故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论述。正常状态下,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若小儿营卫之气生成不足,或受疾病影响,或病后护理不当,营卫不和,致营气不能内守而敛藏,卫气不能卫外而固密,则津液从皮毛外泄,发为汗证。
气属阳,血属阴。小儿血气嫩弱,若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亏损;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体弱小儿,气阴虚亏。气虚不能敛阴,阴亏虚火内炽,迫津外泄而为汗。
小儿脾常不足,若平素饮食甘肥厚腻,可致积滞内生,郁而生热。甘能助湿,肥能生热,蕴阻脾胃,湿热郁蒸,外泄肌表而致汗出。
由此可见,小儿汗证有虚实之分,虚证有肺卫不固、营卫失调、气阴亏损,实证则为湿热迫蒸。
临床诊断
1、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
2、寐则汗出,醒时汗止者称盗汗;不分寤寐而出汗者称自汗。
3、排除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结核感染、风湿热、传染病等引起的出汗。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