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气虚型厌食
疾病类
厌食
内容
脾胃气虚型厌食的症状是:不思饮食,厌恶进食甚至拒食,面色少华,神疲倦怠,少气懒言,形体偏瘦,唇色淡,口淡乏味,脘腹胀,大便稀溏,舌淡胖边有齿印,色淡红,苔薄白,脉细软,指纹淡红。

症状:不思饮食,厌恶进食甚至拒食,面色少华,神疲倦怠,少气懒言,形体偏瘦,唇色淡,口淡乏味,脘腹胀,大便稀溏,舌淡胖边有齿印,色淡红,苔薄白,脉细软,指纹淡红。
治则治法:健脾益气,佐以助运。
中成药:健胃消食口服液:每支10ml。每服10ml,每日3次;3岁以下儿童每服5ml,每日2~3次。或遵医嘱。醒脾养儿颗粒:每袋2g。每服剂量:1岁以内2g,每日2次;1~2岁4g,每日2次;3~6岁4g,每日3次;7~14岁6~8g,每日2次。
方药: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佩兰、砂仁、六神曲、鸡内金(炒)。加减:大便溏薄者,加炮姜、肉豆蔻;脘腹胀者,加木香、厚朴、莱菔子。
刺四缝疗法:在患儿第2、3、4、5指掌面,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即四缝穴处,皮肤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或8号普通注射针头,速针刺0.5~1mm深,刺后挤出黄白色黏液,隔3日刺1次。
推拿疗法:捏脊法:患儿俯卧,医者两手半握拳,两食指抵于背脊之上,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而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作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自长强穴起,一直捏到大椎穴,如此反复5次,但捏第3次时,每捏3把,将皮肤提起1次,重提脾俞、胃俞,每日治疗1次。1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贴敷疗法:党参30g,白术15g,砂仁20g,木香10g,三棱15g,莪术15g。研细末,过100目筛,取上药1.5g,加入适量麻油、冰片溶液调成膏状,涂在1cm2大小的塑料纸上,用橡皮膏固定在神阙穴上,每次贴敷2~12小时,每日1次,敷贴后热敷2次,7日为1疗程。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