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绦虫病简介
疾病类
小儿绦虫病
内容
系由寄生在肠道内幼绦虫所引起的疾病。我国所见主要是牛肉绦虫病与猪肉绦虫病。牛肉绦虫病系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活的牛囊虫的牛肉进入人体后,在小肠中受胆汁的作用,虫头伸出,吸附在肠粘膜上而成为人的终宿主。

系由寄生在肠道内幼绦虫所引起的疾病。我国所见主要是牛肉绦虫病与猪肉绦虫病。牛肉绦虫病系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活的牛囊虫的牛肉进入人体后,在小肠中受胆汁的作用,虫头伸出,吸附在肠粘膜上而成为人的终宿主。猪肉绦虫病是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有猪囊虫的猪肉而患病,人为其终宿主,并且还可由于吞食其虫卵成为其中间宿主而患囊虫病。诊断以粪检见有排出绦虫节片为主要依据。猪囊虫病可引起脑病、癫痫、眼病、皮下组织与肌肉疾病,活体组织检查可确诊。本病预防以普查普治、卫生宣教,肉类检查等为主。治疗以驱虫药为主。囊虫病患者以彻底驱虫与手术治疗相结合。
中医学对绦虫在古代即有较深入研究与描述,对其形态、传染方式与驱虫法均有详细记载。《金匮要略》称为“寸白虫”,《诸病源候论》谓其“连绵成串,几长数尺”,并认识到“若多食牛肉则生寸白”。在治疗方面,二千年以前的《神农本草经》就有驱虫药记载,至宋代药物应用品种则更多而更有效。绦虫病是由猪绦虫或牛绦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古代医籍将绦虫称为白虫或寸白虫。
绦虫病在我国分布较广。饮食习惯是决定肠绦虫病多寡及其种类不同的关键因素,喜食生肉的地区感染率高。中医对绦虫的形态、感染途径很早即有明确的认识,并寻找到效果良好的治疗药物。在感染途径方面,早在《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篇即指出:“食生肉,饱饮乳,变成白虫。”《诸病源候论·寸白虫候》说:“以桑枝贯牛肉炙食”哙引起本病。而对于绦虫形态的描述,《诸病源候论·寸白虫候》说:“寸白者,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寸而色白,形小扁”,仇虫候说:“白虫相生,子孙转大,长至四五尺”。在治疗上,早在《千金要方·九虫》里,就采用槟榔、石榴根皮等有效的药物治疗绦虫病。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