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浮肿辨证论治
疾病类
经行浮肿
内容
每逢月经来潮前或行经时面目或肢体浮肿,经后自然消退者,称为“经行浮肿”。本病一般在月经来潮前3~5天即开始浮肿,经净后浮肿消退。以育龄妇女多见。

【概述】
每逢月经来潮前或行经时面目或肢体浮肿,经后自然消退者,称为“经行浮肿”。本病一般在月经来潮前3~5天即开始浮肿,经净后浮肿消退。以育龄妇女多见。中药治疗效果好,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范围,相当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经行浮肿主要病因病理是脾肾阳虚,水湿运化受困。也有肝郁气滞,水湿宣泄不利。在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脾肾愈虚或气血壅滞,水湿泛溢肌肤而浮肿。治疗以健脾温肾利水为主,辅以调经,如因气滞者可予理气行滞,化温消肿。
【辩证分型】
1、脾虚:经行面目四肢浮肿,按之没指,脘闷腹胀,纳少便溏,神疲乏力,经行量多,色淡红。苔薄白,舌淡,脉儒细。
2、肾虚型:经行面肢浮肿,下肢尤甚,按之凹陷不起,腰骶冷痛,大便溏薄,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苔薄,舌淡,脉沉弱。
3、气滞:经前或经行面目及四肢肿胀,随按随起,少腹胀痛,经行不畅,经色偏暗。苔薄腻或白腻,脉弦。
【分型治疗】
1、脾虚治法:健脾渗湿,调经消肿。
方药:五皮饮加减。
白术15克 茯苓皮12克 陈皮6克 生姜皮5克 大腹皮12克 冬葵子12克 当归9克 白芍9克 木香6克 桂枝5克加减:浮肿甚,伴乏力者,加党参10克、黄芪12克;大便溏薄者,去当归,加山药10克、扁豆衣10克、肉桂2.5克(后下);经行量多者,加仙鹤草30克、旱莲草15克、黄芪15克、小蓟草12克、生蒲黄12克(包煎)。
2、肾虚治法:温肾利水,调经消肿。
方药:真武汤加减。
茯苓20克 白术15克 白芍12克 熟附片9克(先煎)生姜9克 仙灵脾9克 巴戟天9克猪苓12克 当归9克 泽泻10克 小茴香9克陈皮6克加减:骶腰冷痛较甚者,加杜仲10克、菟丝子12克、鹿角胶12克(烊冲)、怀牛膝9克;大便溏薄者,去当归,加丹参10克、赤芍12克以调经;乏力者,加黄芪15克、党参12克。
3、气滞治法:健脾理气,调经消肿。
方药:天仙藤散加减。
天仙藤15克 制香附9克 陈皮6克 甘草3克 乌药10克 木瓜9克 生姜皮9克 槟榔9克 桑白皮12克 当归9克 白术9克 川芎6克加减:经前乳胀者,如柴胡9克、八月札9克、郁金9克;经行不畅,少腹胀痛者,加赤芍12克、泽兰叶10克、红花6克、路路通9克;浮肿较严重者,加泽泻12克、车前子10克(包煎)、防风9克。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