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肿的中医辨证
疾病类
子肿
内容
妊娠后,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称为“子肿”。根据肿胀部位及程度之不同,分别有于气、子肿、皱脚、脆脚等名称。

妊娠后,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称为“子肿”。根据肿胀部位及程度之不同,分别有于气、子肿、皱脚、脆脚等名称。
病因及发病机理
主要是素体脾肾阳虚,孕后更感不足,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肾阳虚则上不能温照脾阳,下不能温化膀肮,水道不利,泛溢肌肤,遂致于肿。此外,胎气雍阻,气机滞阻,水湿不化,也成肿胀,故子肿临床上多因脾虚、肾虚、气滞等所致。
1、脾虚·孕妇脾气素弱,或过食生冷;内伤脾阳,脾虚运化失职,不能制约水分,水湿停留,溢于四末则为脓肿。
2、肾虚禀赋肾虚,命火不足。孕后胎阻气机,有碍肾阳敷布,膀胱气化失职,不能化气行水。且肾为胃之关,肾阳不布,则关门不利,聚水而从其类,水遂泛溢而为肿。
3、气滞素多忧郁,气机不畅,当妊娠四月以后,胎体渐大,更碍气机升降,遂致气滞肿胀。
妊娠合并肾水:妊娠肿胀是因孕而发,孕终自退。妊娠合并肾水者在孕前可能有皮水、肾水史,发生肿胀时间多在孕前或怀孕早期,浮肿首先发生在眼睑,检查尿蛋自≥0.5克,有各种管型及红白细胞,血中尿素氮增高。
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1、脾虚湿盛证:妊娠数月,面目、四肢水肿,或遍及全身,皮薄光亮,按之凹陷,胸闷气短,口淡纳呆,便溏尿少,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濡。健脾利水。全生白术散加减。
2、肾虚水泛证:浮肿以下肢为甚,按之没指,腰酸膝软,下肢逆冷,舌淡苔白润,脉沉迟。温阳利水。真武汤加减。
3、气滞湿阻证:下肢肿胀,皮厚色不变,随按随起,胸闷胁胀,纳少,苔厚腻,脉弦滑。理气化湿。天仙藤散合四苓散加减。
中西医结合治疗
1、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严密观察病情,保证休息,左侧卧位,补充足够蛋白质、维生素、铁和钙剂,严格限制钠盐。
2、可用利尿剂双氢克尿塞、氨苯喋啶,或速尿,或甘露醇静脉给药以消除水肿。
3、针灸疗法:取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适用于脾肾亏虚之子肿;取脾俞、水分,用艾条熏灸,适用于各种子肿。
单方验方:
棉花根60g,葫芦瓢30g,煎水代茶饮,适用于脾虚所致子肿。
冬瓜皮15g,桑白皮15g,玉米须30g,煎汤代茶,适用于各型子肿。
红鲤鱼1尾(约2509,去鳞、腮、内脏),茯苓60g,水煎温服,1剂/日,连服20天。
5、浸泡擦洗疗法:甘松100~300g,加水适量,煮沸去渣,待温后浸泡双足或擦洗患处,1~2次/日。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