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疮的辨证论治与疗法
疾病类
脐疮
内容
脐疮病脐湿、脐疮临床上应辨常证与变证。仅见脐部发红,创面肿胀,有脓水渗出,一般情况尚好为常证;若脐部红肿,有脓性或血性渗出,伴烦躁不宁,甚则昏迷抽风为变证。

脐疮病脐湿、脐疮临床上应辨常证与变证。仅见脐部发红,创面肿胀,有脓水渗出,一般情况尚好为常证;若脐部红肿,有脓性或血性渗出,伴烦躁不宁,甚则昏迷抽风为变证。
对脐血一病应辨轻证、重证。轻证一般出血量少,患儿精神,吮乳俱佳,无明显全身不适症状;重证则出血量较多,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拒乳,甚而同时出现吐血、便血。
脐突包括西医学所称的脐疝与脐膨出。脐膨出为先天性脐疝,除脐部突起外,往往伴有其他先天性畸形,如膀胱外翻、肠旋转不全等。
治疗脐湿、脐疮以祛湿生肌、清热解毒为总原则。若热毒炽盛,邪陷心肝则凉血清营,熄风镇惊。配合外治法可增强疗效。
治疗脐血应分清原因,不能见血止血。因脐带结扎失宜所致,应重新结扎;因胎热内蕴,迫血妄行宜凉血止血;中气不足,气不摄血而致应益气摄血。
治疗方法
脐突的治疗以外治为主,如年龄已逾2岁仍未痊愈,应考虑手术治疗。
一、脐湿证候:脐带脱落以后,脐部创面渗出脂水,浸渍不干,或微见发红。分析:脐部为水湿或尿液浸渍,或为秽毒之邪所侵袭,壅于肌表,故局部渗出脂水,浸淫不干。治法:收敛固涩。方药:龙骨散。常用药:龙骨、枯矾收敛燥湿。外用,干撒脐部。若局部红肿热痛者,加金黄散清热解毒。
二、脐疮证候:脐部红肿热痛,甚则糜烂,脓水流溢,恶寒发热,啼哭烦躁,口干欲饮,唇红舌燥。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分析:秽毒之邪侵入脐部,壅于肌肤,经络受阻,气血凝滞,发为脐疮。局部红、肿、热、痛,渐为糜烂化脓,溃则脓血流溢。风火交织,邪毒内攻,则见恶寒发热,啼哭烦躁。治法:清热解毒,佐以外治。方药:犀角消毒饮加减。常用药:金银花、水牛角、甘草清热解毒,防风、荆芥、牛蒡子疏散风邪,加黄连、连翘、蒲公英清解热毒。局部外用金黄散。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