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基质炎
疾病类
角膜基质炎
内容
发生在角膜基质内的一种炎症,不形成溃疡是其特征。以胎传性梅毒感染引起的最为典型,经常波及双眼,主要发生于少年,目前国内已极罕见。结核、风湿、麻风等疾病亦可波及眼部而发生角膜基质炎。患眼有怕光、流泪、眼痛、异物感和视力减退等症状。
发生在角膜基质内的一种炎症,不形成溃疡是其特征。以胎传性梅毒感染引起的最为典型,经常波及双眼,主要发生于少年,目前国内已极罕见。结核、风湿、麻风等疾病亦可波及眼部而发生角膜基质炎。患眼有怕光、流泪、眼痛、异物感和视力减退等症状。眼睑常处于痉挛状态,难以自行睁开。角膜混浊一般从边缘部开始,逐渐向角膜中央扩展;炎症高潮时,角膜因肿胀而变得很厚,但从不出现溃疡。

病因病机

角膜基质炎就广义言,应当包括一切发生于角膜基质深层的炎症。角膜上皮一般完整,故不形成溃疡。角膜基质炎虽可由致病微生物直接侵犯角膜基质所致,但大多数属于免疫反应。先天梅毒、结核、单纯皰疹、带状皰疹、麻风、腮腺炎等病均可引起本病,习惯上特指先天性梅毒引起者。

症状体征

①先天性梅毒性是先天型梅毒度最常见的迟发表现,多在青少年时期5-20岁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初期为单侧,数周数月后常累及双眼。起病时可有眼痛、流泪、畏光等刺激症状,视力明显下降。角膜基质深层有浓密的细胞侵润,多从周边向中央扩展,病变角膜增厚、后弹力层皱褶,外观呈毛玻璃状。常伴虹膜睫状体炎。炎症持续数周或数月后,新生血管长入,在角膜板层间呈红色毛刷状。炎症消退后,水肿消失,少数患者遗留厚薄不同的瘢痕,萎缩的血管在基质内表现为灰白色纤细丝状物,称为幻影血管。先天性梅毒除角膜基质炎外,还常合并Hutchison齿、马鞍鼻、口角皲裂、马刀胫骨等先天性梅毒体征。另外通过梅毒血清学检查可得到确诊。②后天性梅毒性临床少见,多单眼受累,炎症反应比先天型煤度引起者要轻,常侵犯角膜某一象限,伴有前葡萄膜炎。③结核性较少见,多单眼发病,侵犯部分角膜,在基质的中、深层出现灰黄色斑块状或结节状侵润灶,有分枝新生血管侵入。病程缓慢,可反复发作,晚期角膜遗留浓厚瘢痕。  ④其他可见于Cogan综合征( 眩晕、耳鸣、听力丧失和角膜基质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腮腺炎、风疹、莱姆病、性病淋巴肉芽肿、蟠尾丝虫病等。各有独特表现。

临床表现 

先天性梅毒性角膜基质炎是先天性梅毒最常见的迟发表现,多在青少年时期(5~20岁)发病。发病初期为单侧,数周至数月后常累及双眼。女性发病多于男性。起病时可有眼痛、流泪、畏光等刺激症状,视力明显下降。早期可见典型的扇形角膜炎症浸润和KP。随着病情进展,出现角膜基质深层的新生血管,在角膜板层间呈红色毛刷状,最终炎症扩展至角膜中央,角膜混浊水肿。炎症消退后,水肿消失,少数患者遗留厚薄不同的瘢痕,萎缩的血管在基质内表现为灰白色纤细丝状物,称为幻影血管。先天性梅毒除角膜基质炎外,还常合并Hutchinson齿、马鞍鼻、口角皲裂、马刀胫骨等先天性梅毒体征。快速梅毒血清学检查和特异性密螺旋体抗体实验(FTA-ABS和MHA-TP)有助于诊断。 

后天性梅毒所致的角膜基质炎,临床少见,多单眼受累,炎症反应比先天性梅毒引起的角膜基质炎要轻,常侵犯角膜某一象限,伴有前葡萄膜炎。 

结核性角膜基质炎较少见,多单眼发病,侵犯部分角膜,在基质的中、深层出现灰黄色斑块状或结节状浸润灶,有分支状新生血管侵入。病程缓慢,可反复发作,晚期角膜遗留浓厚瘢痕。 其他的角膜基质炎见于Cogan综合征(眩晕、耳鸣、听力丧失和角膜基质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感染以及腮腺炎、风疹、莱姆病、性病淋巴肉芽肿、 蟠尾丝虫病等疾病。

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

1.皮质类固醇治疗为主,同时预防感染。

2.如康华氏反应阳性,则驱梅治疗。 

3.角膜炎后遗斑翳,可行穿透角膜移植术。

用药原则

|
>>
>>|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