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泡性结角膜炎?
疾病类
泡性结角膜炎
内容
西医药治疗:结膜囊点用0.5%可的松或0.1%地塞米松眼药水,每日4-6次,晚上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重症可行结膜下注射激素。中医药治疗:根据病变所在的位置,中医将结膜上、角膜缘和束状者分别称为金疳、白膜侵睛和风轮赤豆。
1、西医药治疗:结膜囊点用0.5%可的松或0.1%地塞米松眼药水,每日4-6次,晚上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重症可行结膜下注射激素。

2、中医药治疗:根据病变所在的位置,中医将结膜上、角膜缘和束状者分别称为金疳、白膜侵睛和风轮赤豆。

(1)肺经燥热:患眼沙涩不适,流泪,白睛上小泡样隆起,其周赤脉红丝相绕。可兼见口渴鼻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泻肺散结。

方药:桑白皮、黄芩、地骨皮、知母、麦冬、桔梗各12克,连翘、赤芍各12克。

(2)肺阴不足:隐涩微痛,眵泪不结,白睛颗粒不甚高起,周围血丝淡红,病久难愈或反复再发。可兼干咳,五心烦热,便秘等,舌偏红,散结脉细。

治法:养阴清肺。

方药:生地15克,麦冬、元参、贝母、丹皮、白芍各12克,生甘草、薄荷各6克,夏枯草、连翘各10克。

若为白膜侵睛(角膜缘者),可在上方加龙胆草、白蒺藜等。若为束状角膜炎或单独发于角膜者,可参考角膜炎论治。

预后

泡性结膜炎的预后比较好,大约经过10~14天可以自愈,治疗可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如0.1%地塞米松眼药水滴眼,也可在球结膜下注射。此外还要加强营养、锻炼身体,以改善体质,服用鱼肝油丸、维生素B2、钙片等。如较顽固者,可行结节局部冷冻。中药治疗以泻肺热散结为本。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