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类型
疾病类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内容
一组肺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浸润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疾病。其发病机理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临床上分为4种类型:

  一组肺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浸润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疾病。其发病机理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临床上分为4种类型:
   1.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又称勒夫勒氏综合征 。其病因可能与寄生虫(蛔虫、钩虫、丝虫、绦虫、姜片虫 、阿米巴原虫等)、药物(对氨水杨酸、阿斯匹林、青霉素 、呋喃妥因、保泰松、磺胺药)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多数患者表现为咳嗽、少量粘液痰、头痛、纳差,很少发热或仅有低热。胸部体征多不明显。 X 射线检查显示非节段性分布的低密度 、边缘模糊的小片 或大片 阴影 ,多见于下肺野 。1~2周内肺部阴影消失,但又在其他肺野出现,呈游走性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高。但嗜酸粒细胞比例为10%~20% 。根据上述特点常可作出诊断。治疗措施主要是去除病因,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症状及对症处理。
   2.慢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其病因与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相似。主要与钩虫、蛔虫感染及使用呋喃妥因等有关。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多见,起病缓慢,发热、咳嗽、乏力。体检可听到捻发音,肝脾肿大,或出现胸腔积液。X  射线胸片呈不规则片状阴影,有时呈游走性。白细胞计数常超过 10×109/升,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达 20%~70%。痰检查可见多量嗜酸粒细胞。根据上述特点常可作出诊断。治疗主要应用强的松。
   3.哮喘型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可能与曲菌、霉菌孢子过敏有关;亦可能与花粉、药物(青霉素、磺胺、对氨水杨酸、色甘酸钠等)有关。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哮喘,可有发热、多汗、消瘦、阵发性咳嗽、咳粘液痰,咳出痰栓后咳嗽和喘息方可缓解。痰栓阻塞有时可引起肺不张或远端支气管扩张。 X 射线检查可见双侧上肺野游走性阴影,数日内消散。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高,嗜酸粒细胞比例为20%~30%,痰中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根据病史 、症状、 胸部X射线、血和痰检查可作出诊断。重症患者可用强的松。
   4.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发生与丝虫感染关系密切 。起病较缓,中度发热、乏力、纳差、阵发性痉挛性子咳,咳少量粘液痰和咯血,亦可有哮喘样发作。治疗以海群生为首选药物,也可试用卡巴砷。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