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细胞贫血病理改变
疾病类
巨幼细胞贫血
内容
巨型改变以幼红细胞系列最显著,具特征性,称巨幼红细胞系列。巨幼红细胞形态巨大,核染质疏松,呈点网状结构。巨原红细胞核仁大而蓝,巨晚幼红细胞核染质浓集差,核常靠边缘可呈分叶状,浆内充满血红蛋白。成熟红细胞巨大而厚,常呈卵圆形,缺乏中心苍白区,并伴大小不等、嗜多色性或含有嗜碱性点彩、卡波氏环或豪-胶小体等。 
巨型改变以幼红细胞系列最显著,具特征性,称巨幼红细胞系列。巨幼红细胞形态巨大,核染质疏松,呈点网状结构。巨原红细胞核仁大而蓝,巨晚幼红细胞核染质浓集差,核常靠边缘可呈分叶状,浆内充满血红蛋白。成熟红细胞巨大而厚,常呈卵圆形,缺乏中心苍白区,并伴大小不等、嗜多色性或含有嗜碱性点彩、卡波氏环或豪-胶小体等。 

巨型改变也见于粒和巨核细胞系列,尤以晚幼粒细胞为突出。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形态巨大,核形肿大,畸形,核染质疏松,胞质中颗粒较粗,称巨晚幼粒和巨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分叶过多,常在5叶以上,甚至达16叶,称巨多叶核粒细胞。巨核细胞体积也增大,核分叶过多,并且核间可不相连接。血小板生成障碍,可见巨大和形态不规则的血小板。

骨髓呈增生象,但血象为全血细胞减少,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无效性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生成,称为髓内溶血。巨幼细胞和大型红细胞的生存期均较正常为短,可出现血清胆红素增高、结合珠蛋白降低、乳酸脱氢酶增高,特别是LDH1和LDH2(来自幼红细胞)增高。血清溶菌酶增高反映幼粒细胞的破坏。

维生素B12还参与神经组织的代谢。维生素B12缺乏,蛋氨酸合成减少,后者导致胆碱和含磷脂的胆碱合成障碍,并且由于腺甙钴胺缺乏,导致大量甲基丙二酰辅酶A及其前身丙酰辅酶A的堆积。合成异常脂肪酸进入神经脂质,从而导致脱髓鞘病变,轴突变性,最后可导致神经原细胞死亡。神经系统可累及周围神经、脊髓后侧索及大脑。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