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异常的不同分类
疾病类
胎位异常
内容
娩过程中,胎头枕部持续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达中骨盆后,于分娩后期仍然不能向前旋转者,称为持续性枕后或枕横位。
(1)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

娩过程中,胎头枕部持续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达中骨盆后,于分娩后期仍然不能向前旋转者,称为持续性枕后或枕横位。因产程延长,常需手术助产,易发生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新生儿并发症增加,产道损伤,产后出血及感染的机会增加。软产道长时间受压,可形成生殖道瘘。

(2)臀位

是指胎儿以臀、足或膝为先露,以骶骨为指示点,在骨盆的前、侧、后构成6种胎位的总称,约占足月分娩总数的3%~4%.由于臀小于头,头未变形,后出头较困难;易发生脐带脱垂、新生儿产伤等并发症。胎儿死亡率比枕前位高3~4倍。

臀位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混合臀位或完全臀位:胎儿双髋关节屈曲,先露为胎儿臀部和双足。

②单臀位或腿直臀位:胎儿双髋关节屈曲,双腿伸直,先露只是胎儿臀部。

③足位:一足或双足,一膝或双膝先露,较少见。

(3)肩先露(横位)

胎儿横卧于宫腔,其纵轴与母体纵轴垂直称为横位,先露为肩,称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这种胎位易造成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产妇子宫破裂,危及母儿生命。

根据胎头在母体左或右侧及肩胛骨朝向前或后方,可分为肩左前、肩左后、肩右前、肩右后四种方位。

(4)面先露(颜面位)

当胎头极度仰伸,使枕部靠近胎背,以面为先露时称面先露。发生率为1:500,以颏为指示点与骨盆的关系有6种方位。

凡影响胎头俯屈及使胎体伸直的因素,如骨盆狭窄、脐带绕颈、经产妇腹壁松弛、无脑儿等均可致面先露。

(5)复合先露

胎头并上肢或下肢,或胎臀并上肢同时进入骨盆者,称为复合先露。以胎头并上肢者多见。

先露与骨盆间留有空隙,均可使小肢体滑入骨盆而成复合先露。如骨盆狭窄、先露高浮、羊水过多、胎位异常、早产等。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