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中毒性耳聋康复有方
疾病类
药物中毒性耳聋
内容
由于大量的对听神经有严重损害的药物问世,再加上滥用,使得应用链霉素等氨基甙类药物中毒性耳聋发病率直线上升。
由于大量的对听神经有严重损害的药物问世,再加上滥用,使得应用链霉素等氨基甙类药物中毒性耳聋发病率直线上升。据有关调查中毒性耳聋患者已占全部耳聋患者的80%左右,每年递增的数量为2-4万人,呈上升趋势。

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是导致小儿感音性耳聋最多见的原因。目前普遍认为链霉素类药物所致的耳蜗和听神经损害是永久性的,不可逆转。但根据历史资料、文献报道和临床经验,我们在继承祖国医学传统治法的基础上,运用中药复聪汤、电针、ATP、辅酶A及维生素类神经营养药,通过对659例有残余听力的耳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在90%左右,显效率为35%左右。因而我们认为,药物中毒性耳聋不可治疗的看法应该改变。

现代医学认为,中毒性耳聋是因耳蜗微循环障碍,导致听毛细胞缺血缺氧而受损,引起听力逐渐下降,甚至耳聋。而从中医的观点来看,链霉素类药物中毒性耳聋属中医实证,其病机为邪壅经络,并非肾气虚弱,治疗以通络解毒活血化瘀为主。

药物中毒性耳聋,就其实质来看,就是外邪(指药物)入里,损害了人体的正常的听觉功能。人体正常听觉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五脏之精气由经络而上达于双耳。在这里,精气和经络是两个必需的条件,其中任何一方的损伤,都能够引起听力下降。由于精气的损伤一般是一个慢性过程,而药物中毒引起的听力失常,多在短期内发生,尚不足以引起精气的损伤,所以,经络的损伤,是首先应当考虑的。

既然药物中毒性耳聋的关键在于双耳经络受损,那么,治疗的重点自然就应当放在恢复经络的正常功能方面,穿山甲长于走窜经络,行散淤滞,自当为首选之药,更何况穿山甲长于行阳明、厥阴二经之瘀滞。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药物中毒性耳聋就西医的观点来看,主要是听神经细胞的营养障碍所致,这样,阳明之经通畅,自然气血充足,有利于改善营养状况。在这一点上,中西医似乎有可以沟通之处。另外,厥阴经与少阳经相表里,二经病变相互影响,少阳经环行于耳前耳后,且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运行气血,濡养耳窍,保证双耳的正常功能活动;当邪毒壅盛,搏结于耳窍,经络阻塞,清窍失养,听力自然会受到影响。穿山甲行厥阴经之瘀滞,则必然会影响到互为表里的少阳经,少阳经通畅,则耳窍得到气血濡养,从而听力得以恢复。这样,穿山甲行阳明经之瘀滞,使气血得以足,行厥阴经之瘀滞,使气血得以入,充足之气血,入清空之耳窍,耳得濡养而健旺,正常的听力恢复也就有了希望。

单纯针灸治疗耳聋,确有一定疗效,我们在发扬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发现了新穴位,采用新穴位聋鸣1号、2号、3号和口服维生素类药,并用通络解毒复聪汤,用中西结合治疗的办法,疗效确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针刺具有双向调衡作用,可以改善耳内微循环,增强内耳血管通透性。我们对药物所致耳聋患者微循环检测中,发现10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而当针刺10分钟后,再测试微循环即出现明显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