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热盛型痉病
疾病类
痉证
内容
发热胸闷,口噤齿齘,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手足挛急,腹胀便秘,口干咽燥,心烦急躁,甚则神昏谵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症状:发热胸闷,口噤齿齘,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手足挛急,腹胀便秘,口干咽燥,心烦急躁,甚则神昏谵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病因病机:阳明胃热,腑气不通,热盛伤津,筋脉失养。
治则治法:泄热存津,养阴增液。
方药: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石膏(先煎)30g,知母15g,大黄(后下)10g,玄参30g,麦冬25g,生地黄25g,芒硝(冲服)5g,甘草10g。加减:发热明显,加用金银花15g,连翘15g以清气分热。身热净退、食欲减退、口燥咽干甚者,可用益胃汤加薏苡仁30g,山药30g,谷麦芽各15g以养胃生津,健脾化湿;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烦渴身热,便秘,舌红,苔黄燥者,用凉膈散以清上泄下;温病邪热内传营血,热盛动风,而见壮热、神志昏迷、口噤抽搐、角弓反张、舌红绛、苔黄燥者,宜用羚角钩藤汤(羚羊角粉(冲服)0.6g,钩藤(后下)15g,菊花10g,桑叶15g,白芍20g,生地黄25g,甘草10g,浙贝母15g,竹茹20g,茯神15g)以凉肝息风,清热透窍;神昏谵语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清热解毒开窍;热盛时发痉,舌干少苔,脉虚数者,可用大定风珠(龟甲(先煎)12g,鳖甲(先煎)12g,牡蛎(先煎)12g,白芍18g,阿胶(烊化)9g,生地黄18g,火麻仁6g,五味子6g,麦冬18g,炙甘草12g)以滋阴息风。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