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郁痰阻型噎膈
疾病类
噎膈
内容
痰膈痰膈,因七情伤于脾胃,郁而生痰,痰与气搏,升而不降,遂成噎膈。其病令人胸膈痞闷,饮食辄噎,不得下入胃中,必反上逆而呕,与痰俱出。


治疗方法:涤痰丸、《和剂》四七汤、丁沉透膈汤。
病因病机:痰膈,因七情伤于脾胃,郁而生痰,痰与气搏,升而不降,遂成噎膈
证候表现:其病令人胸膈痞闷,饮食辄噎,不得下入胃中,必反上逆而呕,与痰俱出
治则治法:治法宜调阴阳,化痰下气,阴阳平均,气顺痰下,病斯已矣
处方:《和剂》四七汤治喜怒忧思悲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情所为也。中脘痞闷,气不舒快,或痰饮呕逆恶心,并皆治之。半夏(制,二钱)茯苓(一钱六分)紫苏叶(八分)厚朴(姜制,一钱二分)水一盏,生姜七片,红枣二枚,煎至八分,不拘时服。
处方:丁沉透膈汤(《和济》)治脾胃不和,痰逆恶心,或时呕吐,饮食不进,十膈五噎,痞塞不通,并皆治之。人参砂仁香附(各一两)青皮木香肉豆蔻白豆蔻丁香(各半两)陈皮藿香沉香厚朴(各七钱五分)草果半夏神曲(各二钱半)甘草(一两五钱)麦芽(五钱)白术(二两)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不拘时热服。
处方:涤痰丸半夏曲枯矾皂角(炙,刮去皮弦子)元明粉白茯苓枳壳(各等分)上为末,霞天膏如丸,量人虚实用之。
出处:《金匮翼》·卷三(卷)·膈噎反胃统论(篇)
原文:痰膈痰膈,因七情伤于脾胃,郁而生痰,痰与气搏,升而不降,遂成噎膈。其病令人胸膈痞闷,饮食辄噎,不得下入胃中,必反上逆而呕,与痰俱出。治法宜调阴阳,化痰下气,阴阳平均,气顺痰下,病斯已矣。《和剂》四七汤治喜怒忧思悲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情所为也。中脘痞闷,气不舒快,或痰饮呕逆恶心,并皆治之。半夏(制,二钱)茯苓(一钱六分)紫苏叶(八分)厚朴(姜制,一钱二分)水一盏,生姜七片,红枣二枚,煎至八分,不拘时服。丁沉透膈汤(《和济》)治脾胃不和,痰逆恶心,或时呕吐,饮食不进,十膈五噎,痞塞不通,并皆治之。人参砂仁香附(各一两)青皮木香肉豆蔻白豆蔻丁香(各半两)陈皮藿香沉香厚朴(各七钱五分)草果半夏神曲(各二钱半)甘草(一两五钱)麦芽(五钱)白术(二两)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不拘时热服。涤痰丸半夏曲枯矾皂角(炙,刮去皮弦子)元明粉白茯苓枳壳(各等分)上为末,霞天膏如丸,量人虚实用之。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