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疾病类
颌骨骨髓炎
内容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是由一般化脓细菌引起,常见于青、壮年,男性比女性多见,约2:1。骨髓炎中以化脓性占多数,且下颌骨远较上颌骨多见,约5~10:1。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是由一般化脓细菌引起,常见于青、壮年,男性比女性多见,约2:1。骨髓炎中以化脓性占多数,且下颌骨远较上颌骨多见,约5~10:1。且下颌骨病情也比上颌骨严重。这是由于下颌骨比上颌骨致密;周围肌肉及筋膜较厚,因此脓液不易引流;下颌骨血运比上颌骨差。一旦引起感染易使血管发生栓塞,形成大块死骨。

一、发病原因和病理过程

发病原因多见牙源性感染,多由于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牙齿感染的牙槽脓肿、牙周感染及间隙感染所致。也可由各种外伤引起的外伤性颌骨骨髓炎,或血源怀感染引起。

病理过程为最初骨髓表面充血和渗出。然后化脓。炎症如穿出骨皮质,流出体外,不向周围骨质扩散,炎症就局限,为局限性骨髓炎。如果炎症在骨内扩散,引起骨髓腔的压力增加,可以由于血管的栓塞感染,导致骨的营养障碍,发生骨坏死。

二、临床表现

急性期起病急聚,可出现高烧、白细胞增高,可出现核左移。全身有明显中毒现象,且伴全身不适、头疼、食欲下降等症状。患者可出现牙疼,并可很快波及邻牙,且疼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放射。短期内可出现多个牙松动,牙周袋流脓,下齿槽神经受到炎症的损害可出现下唇麻木。由于炎症向周围扩散因而可出现颌面肿胀,如感染波及咀嚼肌又可出现牙关紧闭。如感染不及时控制可迅速向眶下、颞下、翼腭凹及经下颌孔引起翼颌间隙感染。全身并发症如败血症、颅内感染等也可能发生。

三、治疗方法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的病程经过,一般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由发病到死骨开始形成以前可统称为急性期,一般约3~4周。如感染未能在急性期得到彻底控制,则进入慢性期。为了能在急性期控制感染,必须采用足量及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选用药物多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混合感染的抗生素,另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选择有效抗生素。在感染初期,亦可配合理疗治疗。

当感染进入化脓期,应及早行切开引流。待病情稍为缓解,张口度稍有改善后,应及早拔牙,使脓液从牙槽窝得到引流,防止感染在骨内扩散。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来势急、病情重,可引起血行及颅脑并发症,因此要密切观察病情,早用相应急诊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