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患者慎用卡马西平
疾病类
三叉神经痛
内容
对于神经痛的患者西医多采用卡马西平对症治疗,但也应想到服用卡马西平带来的副作用和不良后果。 


 目前,对于神经痛的患者西医多采用卡马西平对症治疗,但也应想到服用卡马西平带来的副作用和不良后果。 

 典型案例:

 张先生患三叉神经痛到某医院就诊,医生给他开了使用一周的“卡马西平片”。一周药量用完后的第三天,张先生又开始觉得头有些疼,再次来到该院,另一名医生询问病情后给他开了一整瓶的卡马西平片,张先生照常服用,第二天出现双眼发痒、流泪、红肿症状,他立刻来到医院眼科和消化科就诊,医生没有询问他的用药情况,给他各开了几种治眼病和胃病的药。他回家后继续服用卡马西平片,1周后全身出现大片红斑性药物疹且高烧不退,到大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其对卡马西平过敏导致了这些症状的产生。

 所以敬告广大的神经痛患者朋友们,服用卡马西平,警惕其引发的过敏症状。

 卡马西平介绍

 通用名 卡马西平片 

 曾用名 酰胺咪嗪片, 痛痉宁片 

 英文名 CARBAMAZEPINE TABLETS 

 拼音名 KAMAXIPING PIAN 

 药品类别 抗癫痫药 

 不良反应

 1. 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表现为视力模糊、复视、眼球震颤。

 2.因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引起水的潴留和低钠血症(或水中毒),发生率约 10~15%。

 3.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变态反应,Stevens-Johnson 综合症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皮疹、荨麻疹、瘙痒;儿童行为障碍,严重腹泻,红斑狼疮样综合症(荨麻疹、瘙痒、皮疹、发热、咽喉痛、骨或关节痛、乏力)。

 4. 罕见的不良反应有腺体病,心律失常或房室传导阻滞(老年人尤其注意),骨髓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毒(语言困难、精神不安、耳鸣、颤 、幻视),过敏性肝炎 ,低钙血症,直接影响骨代谢导致骨质疏松,肾脏中毒,周围神经炎,急性尿紫质病,栓塞性脉管炎,过敏性肺炎,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可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因注意有一例合并无菌性脑膜炎的肌阵孪性癫癎患者,接受本品治疗后引起脑膜炎复发。偶见粒细胞减少,可逆性血小板减少,再障,中毒性肝炎。 

 禁忌症

 有房室传导阻滞,血清铁严重异常、骨髓抑制、严重肝功能不全等病史者。  

 注意事项 

 1、与三环类抗抑郁药有交叉过敏反应。 

 2、用药期间注意检查:全血细胞检查(包括血小板、网织红细胞及血清铁,应经常复查达2~3年),尿常规,肝功能,眼科检查;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测定。 

 3、一般疼痛不要用本品。 

 4、糖尿病人可能引起尿糖增加,应注意。 

 5、癫癎患者不能突然撤药。

 6、已用其他抗癫癎药的病人,本品用量应逐渐递增,治疗4周后可能需要增加剂量,避免自身诱导所致血药浓度下降。

 7、下列情况应停药:肝中毒或骨髓抑制症状出现,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或皮疹出现。 

 8、用于特异性疼痛综合征止痛时,如果疼痛完全缓解,应每月减量至停药。 

 9、饭后服用可减少胃肠反应,漏服时应尽快补服,不可一次服双倍量,可一日内分次补足。

 10、下列情况应慎用:乙醇中毒,心脏损害,冠心病,糖尿病,青光眼,对其他药物有血液反应史者(易诱发骨髓抑制),肝病,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或其他内分泌紊乱,尿潴留,肾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能通过胎盘,是否致畸尚不清楚,妊娠早期需慎用;本品能分泌入乳汁,约为血药浓度60%,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对本品敏感者多,常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激越、不安、、焦虑、精神错乱、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动过缓,也可引起再障。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尤其是单次超量或长期大量,肝脏中毒的危险增加,有可能使后者疗效降低。 

 |
>>
>>|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