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所致面瘫的预防
疾病类
面瘫预防
内容
中耳有胆脂瘤、肉芽肿、粘连等情况时,彻底清除病变而不损伤面神经的关键是对面神经的定位。

中耳有胆脂瘤、肉芽肿、粘连等情况时,彻底清除病变而不损伤面神经的关键是对面神经的定位。
(一)鼓室段:面神经鼓室段走行标志有卵圆窝、镫骨,匙突、 锥隆起、外半规管、咽鼓管咽口、上鼓室顶壁前部的骨嵴、Jacobson神经。
鼓室病变重,听骨破坏,标志不清时宜从鼓室前部操作。 应先在鼓室前方判明咽鼓管开口,其后上为鼓膜张肌半管,半管之后为匙突,匙突后方是面神经鼓室段起始部。镫骨上方的骨性隆起为鼓室段的后部分。 清除上鼓室病变时,应沿鼓室段平行方向,由后向前剥离,至上鼓室顶壁前部下垂的骨峙为止。 中鼓室病变,应从鼓室前部开始,由上向下,由前向后清除,从下鼓室后部向上,直达圆窗上缘。卵圆窗病变清除时,注意勿损伤其上缘的骨性隆起。如不易辨认卵圆窗时,应从匙突向后追踪鼓室段骨性隆起,可判定卵圆窗所在。若鼓室前部结构不清,可在鼓卿上找到一个垂直的鼓神经沟,向上追踪到匙突即可明确鼓室段所在。
(二)锥隆段:面神经锥隆段走行标志有外半规管、卵圆窗、镫骨、锥隆起、砧骨窝。
外半规管前下方是面神经锥隆段,锥隆段前下方是卵圆窗和锥隆起,镫骨后上方的骨性隆起即为锥隆段,砧骨短突所在的估骨窝内下方即为锥隆段。此段常见变异是向后向外构成一个襟形,重者可伸至后半规管的后方,居于鼓窦入口底部的后端。锥隆段正常位置比鼓室 段和乳突更靠外侧一些。如有襟形变异,则在暴露鼓窦或处理骨桥易损伤。
(三)乳突段:面神经乳突段走行标志有外半规管、咕骨窝、二腹肌峙、后半规管。
鼓窦表面解剖标志是外耳道后上方的三角区。如术中找不到鼓窦,可采取上鼓室进路,使用凿子时方向应与面神经走行平行。清除 乳突病变时可先自窦硬膜角及乙状窦前壁,由上至下,由后向前清除, 至乳突前部;即面神经后组气房时,可用小尖针从鼓窦入口底部,沿乳突段走行,朝乳突尖部清除病变。
(四)面神经隐窝:面神经隐窝是中耳后鼓室的一部分,是胆脂瘤常发部位。经面神经隐窝进路进行手术不影响听力,但易损伤面神经。此隐窝在估骨窝下方的一个三角形区域,其上壁是砧骨窝骨质,外壁是鼓索神经,内壁是面神经乳突段。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