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性面瘫
疾病类
面瘫常识
内容
中耳炎合并面瘫约占面瘫的2%-8%,单侧多,慢性中耳炎比急性中耳炎并发率高,80%是胆脂瘤性中耳炎。

中耳炎合并面瘫,不仅耳鼻喉科医师,其他各科医师也应重视,早期诊断,可以治愈;因面瘫在其他科治疗医师偶然发现或者主诉耳流脓才求治耳鼻喉科,也有长达数年面神经他科治疗无效,耳科会诊,经手术探查,才发现因肉芽、砧骨移位压迫面神经所致。中耳炎合并面瘫约占面瘫的2%-8%,单侧多,慢性中耳炎比急性中耳炎并发率高,80%是胆脂瘤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合并面瘫多见于小儿,90%以上不满6岁,中耳炎因抗生素应用,合并面瘫已逐年减少,不足万分之一,但是无论抗生素怎样发达,中耳炎合面瘫不可能没有。相反,顽固性、反复性中耳炎发病率在小儿有增加倾向,因此中耳炎合并面瘫必须令人充分关注。
(一)病理:中耳炎合并而瘫的发病机制有很多学说:中毒性神经炎,血管舒缩麻痹,分泌物压迫神经及炎症直接波及神经,通常乳儿易患,是否因面神经管薄,生理性骨间隙多,毒素透过快,炎症容易直接波及神经有关,也有认为和病毒被激活有关,但临床上病毒抗体增加不明湿,不支持此说法。对中耳炎合并面瘫和贝尔麻痹进行手术,探讨临床表现和麻痹程度的部位差,认为中耳炎合并面瘫者口轮部的麻痹重的病例多.胆脂瘤除了上述发病机制外,脂脂瘤是否具有神经毒类物质尚无定论。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首先判定有无中耳炎最重要,贝尔麻痹也有诉说耳周围痛者。乳幼儿主诉不明确,需耳镜检查和颞骨X线检查。乳幼儿需鉴别横纹肌肉瘤,白血病所致而瘫,此外应想到结核性中耳炎,中耳癌,外耳、中耳有可疑肉芽肿时,应早期行病理检查。还有面神经鞘膜瘤、反复麻痹发病应想到梅-罗综合征。
(三)治疗:慢性中耳炎、胆脂瘤性中耳炎均需手术,病变不仅面神经管,也涉及半规管、静脉窦。急性中耳炎所致面瘫,多见于小儿,多数经非手术疗法治愈。用抗生素不能治愈时也需手术,判断手术时机,可通过电生理学检查。通常2个月非手术疗法无效,遂行手术;非手术疗法通常服用三磷腺苷,维生素B1及类固醇激素。本病预后好。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