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疾病
疾病类
面肌痉挛治疗
内容
现代医学认为,面肌痉挛是由于某种压迫使面神经传导发生病理性干扰所致;另一部分患者是由于面神经炎导致神经脱髓鞘的病理改变使面神经的电传导易受泛化所致,或面神经炎累及脑干内神经核团,形成类似癫痫病灶而产生面部肌肉的发作性抽动。

面肌痉挛为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本病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对此尚缺乏特效治法。目前一般采用对症治疗,但效果均欠理想。
现代医学认为,面肌痉挛是由于某种压迫使面神经传导发生病理性干扰所致;另一部分患者是由于面神经炎导致神经脱髓鞘的病理改变使面神经的电传导易受泛化所致,或面神经炎累及脑干内神经核团,形成类似癫痫病灶而产生面部肌肉的发作性抽动。极少数患者为外伤肿瘤或外科手术后在面神经的恢复过程中与其他脑神经出现短路,当其他神经兴奋时也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抽动。治疗方法有选择性切断部分面神经、选择性切断部分相应的感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面肌痉挛属中医学筋惕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以虚为主,虚在肝、脾、肾,虚中夹实,实见风、痰、瘀等表现,故治疗上在局部用毛刺法。《灵枢·官针》曰:“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同时仍要辨证配穴,肝肾阴虚型,取肝俞、肾俞、太溪等补肝益肾,育阴潜阳熄风;气虚血少型,取脾俞、膈俞、气海、足三里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痰热动风型,泻丰隆、太冲、阴陵泉等清化痰热,熄风活络。并嘱患者慎起居,调情志,适当练习放松功,使标本兼治而获效。面肌痉挛一般呈渐进式发展,一定要早期治疗。病情短且轻者,痊愈率高;病情长且重者,痊愈率低。但经过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发现,面肌痉挛大部分患者性情较急躁,故治疗中强调慎起居,调情志,并适当练习放松功,以取得最佳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