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天多变 小心偏头痛来扰
疾病类
偏头痛预防_中华中医网
内容
慢性偏头痛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是指头痛发作频率每月超过15天,持续超过3个月而没有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疾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首词《声声慢》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词中描述的悲凉愁苦、无助绝望的心绪也许是现代慢性偏头痛患者不良情绪的写照。
恼人的慢性偏头痛
慢性偏头痛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是指头痛发作频率每月超过15天,持续超过3个月而没有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全球疾病负担调查表明:偏头痛人群日益增加,其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慢性偏头痛的病因繁多,《声声慢》词中出现的天气——乍暖还寒,事物——酒、风,以及人物的活动——最难将息与慢性偏头痛的发生均紧密相关:“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头痛的发作有时与季节明显相关,春夏交替时,头痛发作次数增多;冷热或者受风会引起头痛的发作或者加重头痛;饮酒或者食用刺激性食物也会引发头痛。头痛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另外,情绪、睡眠质量、女性月经、劳累等也会影响头痛的发作。
慢性偏头痛临床表现除了头痛之外,症状和体征也是多种多样。头痛有时会从白天持续到晚上,并伴有喜静、畏光;头晕、不能进行日常活动;除此之外也会有恶心、呕吐等表现。伴有先兆的慢性偏头痛患者在头痛发作前或者发作时会出现可恢复的视力模糊或降低、触觉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防治兼备远离偏头痛
慢性偏头痛的缠绵不愈,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针灸有着五千年历史的自然疗法,研究显示针刺后,患者的主观疼痛程度、疼痛量表得分均有明显下降,并且在一到两天内头痛药物的摄入比例显著降低。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患者头痛的发作间隔越来越长。我国古代也有成功治疗偏头痛的验案,如华佗为魏武帝针头风;又如《针灸逢源》曰:“头风疗以金针。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古今临床证据均表明:绝大部分慢性偏头痛的患者通过针灸治疗,头痛的程度和发作次数均明显改善。
慢性偏头痛除了要尽早治疗、预防发作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接触头痛的诱因,如避免强光线的直接刺激;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红酒、咖啡、巧克力等;另外,可以适当做一些有氧训练,调息运动,以帮助稳定自律神经系统,缓解紧张状态;除此之外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通过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大部分慢性偏头痛患者不再会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