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红斑介绍
疾病类
结节性红斑
内容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发生于小腿的急性炎性皮下结节。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以春秋季多见。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发生于小腿的急性炎性皮下结节。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以春秋季多见。其病因尚未明确。患者多伴有风湿病、结核病或白塞氏综合征等病,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现代西医学尚无特效疗法。
中医中无结节性红斑这一病名,从临床审证求因,一般归属于中医风湿热痹之范畴,为湿毒流注,或瘀血凝滞。对本病的专门名词,因其结节如梅核,色红漫肿,有诊断为“梅核丹”、“梅核火丹”者,也有诊为“瓜藤缠”者。如《外科大成》载:“瓜藤缠生于足胫,结核数枚……属足阳明经湿热。”还有诊为“腿游风”者。这是根据《医宗金鉴》之“腿游风,此证两腿内外,忽生赤肿,形如堆云,舨热疼痛”的症状描述而定的。也有将此归属于“痰核”范畴。综观上述各种命名,皆是从其局部病症“结节”、“红斑”立论,其中以“梅核丹”的命名较为确切,盖结节似梅核,丹呈红色,二相合拍。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在古医案中虽有类似的记载,但因病名不统一,尚难断言。以“结节性红斑”立名予以中医药治疗报道,首见于1958年,之后也有散在报道,均属于个案,其治疗措施尚不一致,各有见地,分别用鸡鸣散、槟榔散、犀黄醒消丸、麻杏苡甘汤等药。自70年代以后,中医对本病的认识逐渐深化,在以往单纯外感湿热的基础上提出了血瘀凝滞观点。治疗强调清热利湿与活血化瘀并重,有的医者还提出“结节红斑汤”的相对固定处方。自80年代迄今,中医治疗本病侧重在活血化瘀,有用《医林改错》黄芪赤风汤主治的,也有自拟“活血利湿汤”的。结合西医对本病病理组织的认识,即主要是血管炎性改变,尤以深层静脉血管管壁变厚、肿胀、变硬,甚至完全闭塞的改变,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治则已基本成为本病的主要治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