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X线检查在于判定颅底骨质是否破坏,及肿块浸润的范围情况。
1.鼻咽镜检查 (1)间接鼻咽镜检查:如有两侧窝狭窄、消失,左右侧窝不对称,提示肿瘤侵入咽旁间隙或颈动脉鞘区。(2)纤维鼻咽镜检查:纤维镜检查能检出肿瘤是否侵入鼻腔。2.X线检查 X线检查在于判定颅底骨质是否破坏,及肿块浸润的范围情况。(1)鼻咽侧位片:顶壁、顶后壁和后侧各壁的厚度增加、弧度改变。(2)颅底颏枕位片:可了解卵圆孔、棘孔、蝶骨大翼、翼突、岩尖、枕骨斜坡等病变情况,如果肿瘤破坏颅底骨质时,可出现孔道扩大,边缘不规则等影像。(3)骨转移X线征象:分为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3种。①溶骨型:一般为多发性病灶,亦可单发,多见于肋骨、胸腰椎、骨盆。②成骨型:以胸腰椎多见,其次为骨盆。③混合型:转移灶内有溶骨和成骨病变同时存在,好发在骨盆,其次为股骨。3.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 (1)单发点状病灶:在椎体上有单个点状浓聚灶。(2)单发片状浓聚区:常发生在椎体、肋骨和四肢骨。单发片状浓聚灶可能为早期骨转移的一个征象,55%以上为骨转移癌。其他如骨创伤、外科手术后、骨感染也可出现单发浓聚灶。(3)多发的脓聚灶:表现在脊柱、肋骨、四肢骨、骨盆等处,结合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不难作出骨转移的诊断。骨炎症、良性疾病很少有这种典型的表现。(4)“冷区”骨转移灶:病灶区放射性浓度减低,而X线片上有溶骨性骨破坏。4.CT扫描 鼻咽癌应用CT检查,可以了解鼻咽腔内肿瘤的部位,管腔是否变形或不对称,咽隐窝是否变浅或闭塞。此外还可以显示鼻咽腔外侵犯,如鼻腔、口咽、咽旁间隙、颞下窝、颈动脉鞘区、翼腭窝、上颌窦、筛窦、眼眶、颅内海绵窦以及咽后、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5.B超检查 主要用于肝脏、颈、腹膜后和盆腔淋巴结的检查,了解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有无肿大。6.磁共振成像检查 能更好明确肿瘤的范围、周围浸润和转移情况,MRI比CT检出率更高。7.血清学检查 (1)EB病毒VCA-IgA:正常人该抗体滴度呈阴性或≤1:10,滴度≥1:10时定为阳性。(2)EB病毒EA-IgA:正常人该抗体呈阴性。在鼻咽癌患者中,该抗体的阳性率和滴度值,均较VCA-IgA低,但特异性更高。(3)EB病毒DNA抗体:正常人滴度为阴性,中和率8.细胞学诊断 针吸涂片阳性符合率可达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