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疾病类
肾性高血压
内容
肾疾患时出现的高血压谓之肾性高血压(renal hypertension),为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者,发病的主要机制为:
肾疾患时出现的高血压谓之肾性高血压(renal hypertension),为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者,发病的主要机制为:

(1)RAS激活: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动脉狭窄或阻塞时,例如肾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男性老年人)、肾动脉纤维增生性病变(fibroplsatic disease,多见于中青年)和肾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见于儿童)等。由于肾脏缺血促进肾素分泌,激活了RAS并进而引起高血压。其主要依据是:①手术缩窄犬一侧肾动脉后,与血压升高的同时,手术侧肾静脉血中肾素明显高于对侧,且近球小体中含肾素颗粒也明显增加;解除狭窄后,随着肾素含量的下降血压下降血压也降低;②用血管肾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使血压下降;③大部分本类高血压患者血浆中的肾素活性增高。RAS在活性增高的升压机制主要是使血管收缩,使外周阻力增加。

(2)肾排水、排钠能力减弱或丧失:多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实质广泛性病变时(如急性或慢性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等),由于大量肾单位丧失了排水、排钠能力,而剩余肾单位又不能充分代偿,结果导致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和心输出量增大,产生高血压。此时血管外周阻力可正常甚至低于正常。采取利尿措施以减少血容量可有效地降低血压。

(3)肾减压物质生成减少:肾不但分泌加压物质,肾髓质间质细胞还分泌多种减压物质,如前列腺素E2(PGE2)和具有抗高血压作用脂质等物质。这些物质都具有排、扩血管和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和RAS既互相对抗又维持着平衡。

现证明这些特质的消长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例如:①肾髓质乳头移植,可防止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发展,但移植肾皮质则无此作用:②在钠负荷的情况下,切除肾髓质可很快发生高血压,但不切除髓质则不易发生。所以当肾髓质受到破坏或其间质细胞产生减压物质减少(或被抑制)时,由于RAS与减压物质失去平衡,即可引起血压升高。

上述三种机制,在肾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因肾疾患的种类、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异。例如:肾血管疾患时以第一种机制为主。肾实质性病变尤其是伴有肾功能不全者以第二种机制为主;肾髓质破坏时则有第三种机制参与;但在慢性肾疾患时,由于病变性质和部位的复杂,三种机制常同时参与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