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症是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的疾病。该病以儿童多见。主要症状是腹痛,可以突然发生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持续一定时间后可自行缓解,间隙期可以完全不痛。常可伴恶心、呕吐,常见有吐出蛔虫者。
胆道蛔虫症是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的疾病。该病以儿童多见。主要症状是腹痛,可以突然发生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持续一定时间后可自行缓解,间隙期可以完全不痛。常可伴恶心、呕吐,常见有吐出蛔虫者。胆道蛔虫症是人类尤其是儿童常见的寄生虫病。在农村及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感染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肠蛔虫寄生于人体的小肠内,消耗人体的营养,并妨碍消化吸收功能,造成小儿营养不良、贫血、腹痛等症。 蛔虫习性喜钻孔和扭结成团,并能产生一种致肠痉挛的物质以及从肠内带来感染,由此可引起一系列外科并发症。如蛔虫性肠梗阻,肝脓肿,肠穿孔等。胆道蛔虫症只是其中之一。
临床表现
本病发作突然,病人感到上腹部剑突右下方有剧烈疼痛,使之屈膝弯背,手捧腹部,坐立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冷厥。这种疼痛通常称“绞痛”。其发作是阵发性的,在两次发作期间,症状完全缓解。有的病人在剧烈绞痛发作时,自觉有物向上“钻顶”,这是胆道蛔虫病的特有症状。此外,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胆汁,有时可吐出蛔虫。
检查时可发现绞痛与上腹部体征不成正比:即绞痛发作时,腹部柔软,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只剑突下有压痛。如出现发烧、寒战、黄疸及腹肌紧张时,可能有继发胆道感染、肝脓肿合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