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夜惊,应怎样防止发作?
疾病类
夜惊
内容
为了避免不良症状的发生,促进大脑的正常发育,要讲求睡眠卫生,让孩子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在孩子上床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灯光要弱,不刺激孩子的眼睛。
婴儿时期的孩子,他们在睡熟的过程中,有时皱眉头,有时咧开嘴笑了,形态各异,看起来特别有意思,一般把这叫做“睡婆婆骄”。可到孩子大一些,4~5岁时,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睡一段时间后,突然惊叫、哭喊或双眼紧闭,或一下坐起来,直盯盯地看着前方,表情非常紧张。这就是“夜惊症”。

夜惊的发作离入眠时间很近,多在入眠后半小时以内,至迟不超过2小时,发作突然,有时使人惊心动魄;双眼凝视,表情惊恐,意识模糊;有时喊叫出像野兽般的声音,或呼救命,或骂丑话;可立起身躯,坐起来,站起来,做些无目的的动作;植物神经系统的兴奋极显著,心搏可达每分钟100~200次,呼吸急迫,全身流汗,瞳孔散大,面色苍白。发作持续时间只几分钟,当时很难唤醒,随即沉入深睡。醒后对发作无记忆,或依稀记得一点惊恐感、胸部压迫感、濒死感之类。

夜惊发作时,脑电图上由非眼快动睡眠的第3~4期深睡波型转变为类似醒觉波型,据此考虑是大脑的觉醒机制有缺陷。夜惊可能具有与睡行症相似的病理机制,在病因学上都应考虑遗传和发育方面的因素。夜惊也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心理刺激可使夜惊发作的次数增加。有些孩子白天看过一幕惊险的电影或电视后,常在入睡后不一会就出现惊叫与叫喊。

儿童夜惊发作时的恐怖景象往往使其父母惊慌失措,又是掐人中,又是拍屁股,还加上大声呼唤,这样做反而使发作加重和延长,应该冷静地不惊动患儿,片刻便能继续入睡。对少数有可能发生意外的患儿也应采取一定的安全防范措施。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促进大脑的正常发育,要讲求睡眠卫生,让孩子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在孩子上床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灯光要弱,不刺激孩子的眼睛。晚饭不要让幼儿吃的过饱,睡觉姿势要正确,手不要压住胸口等。总之,一定要让孩子睡时放松,心里很坦然,是最好消除夜惊哭叫的好办法。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