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药物治疗
疾病类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内容
药物治疗简单、方便、无副作用,可免除一刀之苦,又节约费用。在国外,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先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再进行手术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出生前就已有的心脏病,也就是在母亲怀孕期由于心血管发育异常而造成的畸形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出生活产婴儿的7%~8%,也就是大约生11个有1个。

先天性心脏病一般分三大类。(1)左→右分流型:(无紫绀型)以室缺、房缺、动脉导管未闭为最常见,临床表现为经常感冒、发热、肺炎、出汗、消瘦、体重不长等。(2)右→左分流型:(也称紫绀型)以法乐氏四联症、大血管错位最多见。临床表现为出生后或出生6个月后出现口唇、颜面、指趾发紫,易出汗、喘,但感冒不多,开始学会走路后喜蹲踞,即走一段蹲一下。(3)无分流型,以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多见,临床男孩多见,感冒不多,貌似正常,长到7~8岁以后出现行走快或上楼时气喘或口唇发紫等现象。

发现孩子有以上表现时,就要考虑孩子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并及时到相关医院去检查。

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传统方法为手术根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又开展了一些新的方法,在此我们重点介绍一下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简单、方便、无副作用,可免除一刀之苦,又节约费用。在国外,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先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再进行手术治疗。

那么什么样的先天性心脏病可进行药物治疗呢?(1)简单的左→向右分流:也就是室缺、房缺、动脉导管未闭等。(2)年龄3岁以内的患儿效果最好,年龄长大的孩子也有效。(3)无合并症。(4)缺损口中小型,特大型的缺口也可关闭,但较少见。多数治疗后见缺口缩小。

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治疗,发现经药物治疗后,缺口关闭率高达74.3%,远比自然关闭(未经药物治疗的关闭14%~30%)要高。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