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血滞型小儿麻痹症
疾病类
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
内容
气虚血滞型小儿麻痹症的证候表现是:肢体痿软,难以站立,行走不正,握物不牢,一侧或两侧肢体弛缓性瘫痪,神倦乏力,面色无华,或午后潮热,颧红,舌紫黯,苔薄白或苔少。

证候表现:肢体痿软,难以站立,行走不正,握物不牢,一侧或两侧肢体弛缓性瘫痪,神倦乏力,面色无华,或午后潮热,颧红,舌紫黯,苔薄白或苔少。
病因病机:风热暑湿时邪耗伤气血,阴津亏虚,肺叶焦枯,输布无源,气虚血行不畅,宗筋失养,故肢体痿软,不能站立,行走不正,握物不牢,重则肢体瘫痪,痿软无力。气血不足,故面色无华,神倦乏力。若阴津不足,则午后潮热,颧红。舌紫黯,苔薄白,为气虚血瘀之象。
治则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出处:《中医儿科学》·第二章时行疾病(篇)·第八节小儿麻痹症(章)
原文:气虚血滞症状肢体痿软,难以站立,行走不正,握物不牢,一侧或两侧肢体弛缓性瘫痪,神倦乏力,面色无华,或午后潮热,颧红,舌紫黯,苔薄白或苔少。证候分析风热暑湿时邪耗伤气血,阴津亏虚,肺叶焦枯,输布无源,气虚血行不畅,宗筋失养,故肢体痿软,不能站立,行走不正,握物不牢,重则肢体瘫痪,痿软无力。气血不足,故面色无华,神倦乏力。若阴津不足,则午后潮热,颧红。舌紫黯,苔薄白,为气虚血瘀之象。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方中黄芪大补元气,当归尾、赤芍、川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地龙疏通经络。上肢瘫痪者,加桂枝、桑枝祛风通络;下肢瘫痪者,加独活、桑寄生益肾通络。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