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是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中的湿疹,中医称之为“奶癣”、“胎敛疮”。多因乳母过食蛋白质食物,小儿消化不良所致,衣服摩擦、肥皂洗浴也可引发本病。
婴儿湿疹是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中的湿疹,中医称之为“奶癣”、“胎敛疮”。多因乳母过食蛋白质食物,小儿消化不良所致,衣服摩擦、肥皂洗浴也可引发本病。中医认为多由禀性不耐,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内有胎火湿热,外受风湿热邪,二者蕴阻肌肤所致。本病好发于面部、头皮、颈、臀部及四肢屈侧,皮损为红斑、丘疹、丘疱疹。慢性婴儿湿疹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及结血痂。自觉剧痒,患儿常挠抓、烦躁、哭闹。笔者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两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胎毒湿热型多见于肥胖婴儿,皮疹潮红、红粟、水疱,抓痒溢水,严重的黄水淋漓,破溃脱皮,形成黄痂,大便干,尿黄赤。指纹红赤,脉滑数。治则:凉血利湿清火。处方:金银花、生地各5克,白鲜皮、牛蒡子、茯苓各4克,黄连、薄荷各3克,通草2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后下)4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4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