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
疾病类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内容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许多疾病并发的一种病理过程,其特征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凝血系统被广泛激活,凝血过程加速,在微小血管内广泛形成微血栓,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并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临床可出现广泛性出血、休克、栓塞及溶血等症状。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许多疾病并发的一种病理过程,其特征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凝血系统被广泛激活,凝血过程加速,在微小血管内广泛形成微血栓,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并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临床可出现广泛性出血、休克、栓塞及溶血等症状。  

1.血常规

血涂片:红细胞呈盔形、三角形、新月形及红细胞碎片状者超过2%,网织增多。

血小板计数

凝血检查

2.凝血时间:正常7~12分,高凝期缩短≤6分,低凝期明显延长,>25秒。

(1)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日龄4天以内≥20秒,5天以内≥15秒可诊断DIC。

(2)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正常37~45秒,>45秒可作为DIC诊断标准。

(3)纤维蛋白原降低 新生儿

(4)D-二聚体增多(凝血酶生成后,激活因子ⅩⅢ,使纤维蛋白单体形成X、Y、D、E碎片,其中两个D碎片形成D-二聚体),敏感性达93%.目前国际上已 将此项检查列为诊断DIC的关键性检测项目。高于正常4倍以上可诊断。

(5)抗凝血酶Ⅲ(AT-Ⅲ)降低,

3.纤溶检查

(1)血浆凝血酶时间(TT)延长,新生儿正常为19~44秒,比对照>3秒有意义。

(2)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 24小时后阳性有意义,但阴性不除外DIC。

(3)血清FDP增高(>20μg/ml)。

(4)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