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脓肿
疾病类
盆腔脓肿
内容
盆腔处于腹腔最低部位,腹腔内炎症渗出物或脓液易流入其间,而形成盆腔脓肿。因盆腔腹膜面积较小,吸收毒素也较少,故全身中毒症状较轻而局部症状则相对明显。
概述

盆腔处于腹腔最低部位,腹腔内炎症渗出物或脓液易流入其间,而形成盆腔脓肿。因盆腔腹膜面积较小,吸收毒素也较少,故全身中毒症状较轻而局部症状则相对明显。其治疗效果好。临床表现:1.急性腹膜炎经治疗体温又复升高、脉快。 2.下腹部坠胀不适或钝痛,大便次数增多粘液便及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 3.可有尿频,急,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4.下腹有压痛,直肠指检括约肌松弛,直肠前壁饱满,触痛,有波动感。诊断依据:1.腹膜炎经治疗后症状一度好转又出现发热,下腹坠胀钝痛及直肠刺激症状。 2.白血球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3.B超及CT提示盆腔有脓腔存在。 4.直肠前壁(已婚者经后穹隆)穿刺抽到脓液。治疗原则:1.热水坐浴。 2.会阴部理疗。3.应用抗生素。4.手术疗法:脓肿形成并局限后,应作切开引脓。方法有:径直肠前壁切开排脓;经阴道(已婚妇女)后穹隆切开排脓。

描述

脓液在腹腔内积聚,由肠袢、内脏、肠壁、网膜或肠系膜等粘连包围,与游离腹腔隔离,形成腹腔脓肿。腹腔脓肿可分为膈下脓肿、盆腔脓肿,肠间隙脓肿。一般均继发于急性腹膜炎或腹腔内手术,原发性感染少见。盆腔处于腹腔最低位,腹内炎性渗出物或腹膜炎的脓液易积聚于此而形成脓肿。盆腔腹膜面积小,吸收毒素能力较低,全身中毒症状亦较轻。

症状体征

急性腹膜炎治疗过程中、阑尾穿孔或结直肠手术后,出现体温下降后又升高、典型的直肠或膀胱刺激症状,如里急后重、大便频而量少、有粘液便、尿频、排尿困难等,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腹部检查多无阳性发现。直肠指检可发现肛管括约肌松弛,在直肠前壁触及直肠腔内膨出,有触痛,有时有波动感。已婚妇女可进行阴道检查,以协助鉴别。

症状

1.急性腹膜炎经治疗后,症状一度好转后体温又复升高、脉快。 

       2.下腹部坠胀不适或钝痛,大便次数增多粘液便及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 
       3.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4.下腹有压痛,直肠指检括约肌松弛,直肠前壁饱满,触痛,有波动感。 病因 腹腔感染 ,腹腔内炎症渗出物或脓液易流盆腔,而形成盆腔脓肿。 病理生理 盆腔处于腹腔最低位,腹内炎性渗出物或腹膜炎的脓液易积聚于此而形成脓肿。 诊断检查 如是盆腔炎性包块或脓肿,可通过后穹窿穿刺抽脓,有助于诊断。腹部B超或直肠B超检查可帮助明确脓肿的诊断、脓肿的大小及位量等。必要时作CT扫查,帮助进一步明确诊断。1.白血球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2.B超及CT提示盆腔有脓腔存在。3.直肠前壁(已婚者经后穹隆)穿刺抽到脓液。 辅助检查 1.对盆腔有感染,但未形成脓肿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脓肿已形成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 治疗方案 盆腔脓肿较小或未形成时,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应用抗生素,辅以热水坐浴,温热水灌肠及物理透热等疗法。有些病例经过上述治疗,脓液可自行完全吸收。脓肿较大者,须手术治疗。在骶管或硬膜外麻醉下,取截石位,用肛镜显露直肠前壁,在波动处穿刺,抽出脓液后顺穿刺针作一小切口,再用血管钳插入扩大切口,排出脓| >> >>|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