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破裂在各种腹部损伤中约占l5%~20%,右肝破裂较左肝为多见,除了左、右位置的差别外,肝破裂无论在致伤因素、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方面都和脾破裂极为相似;但因肝破裂后可能有胆汁溢入腹腔,故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常较脾破裂病者更为明显。
肝破裂在各种腹部损伤中约占l5%~20%,右肝破裂较左肝为多见,除了左、右位置的差别外,肝破裂无论在致伤因素、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方面都和脾破裂极为相似;但因肝破裂后可能有胆汁溢入腹腔,故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常较脾破裂病者更为明显。单纯性肝破裂死亡率约为9%,合并多个脏器损伤和复杂性肝破裂的死亡率可高达50%。肝破裂后,血液有时可通过胆管进入十二指肠而出现黑便或呕血,诊断中应予注意。肝被膜下破裂也有转为真性破裂的可能,而中央型肝破裂则更易发展为继发性肝脓肿。
肝损伤的分级方法,目前尚无统一标准。l994年美国创伤外科协会提出如下分级法:
Ⅰ级一血肿:位于被膜下,不继续扩大,小于10%的肝表面积。裂伤:被膜撕裂,肝实质破裂,深度小于lcm。
Ⅱ级一血肿:位于被膜下,不继续扩大,约占肝表面积的l0%~50%。肝实质内_血肿直径小于l0cm。裂伤:肝实质裂伤深度1~3cm,长度小于l0cm。
Ⅲ级一血肿:位于被膜下,大于50%肝表面积或继续扩大;被膜下或实质内血肿破裂;实质内血肿大于l0cm或仍在继续扩大。裂伤:肝实质裂伤深度大于3cm。
Ⅳ级一肝实质破裂累及25%-75%的肝叶,或在单一肝叶内有l-3个Couinaud肝段受累。
V级一裂伤:实质破裂超过75%肝叶,或在单一肝叶超过3个Couinaud肝段受累。血管伤:近肝静脉损伤,即肝后下腔静脉/肝静脉主支。
Ⅵ级一血管:肝撕脱。以上分级如为多发性肝损伤,其损伤程度则增加Ⅰ级。
国内黄志强提出如下简洁、实用的肝外伤分级:
I级,裂伤深度不超过3cm;Ⅱ级,伤及肝动脉、门静脉、肝胆管的2~3级分支;Ⅲ级或中央区伤,伤及肝动脉、门静脉、肝总管或其一级分支合并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