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憩室的诊断
疾病类
食管憩室
内容
临床物理检查阳性体征不多,部分患者在吞咽几口空气后,反复压迫环咽肌水平胸锁乳突肌前缘,可听到响声。  

咽食管憩室的诊断及诊断标准:临床物理检查阳性体征不多,部分患者在吞咽几口空气后,反复压迫环咽肌水平胸锁乳突肌前缘,可听到响声。  

诊断的主要手段是X线检查,平片上偶见液平面,服钡可见食管后方的憩室,若憩室巨大明显压迫食管,可见到钡剂进入憩室后,再有一条钡剂影自憩室开口流向下方食管。造影时反复变动体位,有利于憩室的充盈和排空,便于发现小憩室及观察憩室内粘膜是否光滑,除外早期恶变。 

内窥镜检查有一定危险性,不作为常规检查,只在怀疑恶变或合并其他畸形,如食管蹼或食管狭窄时进行。内窥镜检查前,嘱患者吞下一根黑丝线作为内窥镜的导引线,可增加检查的安全性,检查时镜端见不到丝线或见到成团丝线均说明镜端已进入憩室。 

膈上憩室的诊断及诊断标准:膈上憩室常由胸部X线检查确诊。胸部平片有时可看到含液平面的憩室腔,服钡造影在膈上几厘米处见到憩室,常突向右侧,亦可突向左侧或前方。膈下腹段食管出现憩室的情况极为罕见。憩室可以同时合并裂孔疝,造影时需多方位观察,以免漏诊或误诊。 

内窥镜检查有一定危险,只在怀疑恶变和有合并畸形时进行。 

食管中段憩室也同样依靠X线确诊,服钡造影时要采用卧位或头低脚高位,并左右转动体位,才能清晰地显示憩室的轮廓,因为食管中段憩室的开口都比较大,造影剂很容易从憩室内流出,不易在内存留。 

内窥镜检查对浅小的食管中段憩室帮助不大,只在怀疑憩室恶变时进行。 

假性食管憩室的诊断及诊断标准:X线检查时不能发现假性憩室,服钡造影可发现食管腔内有多发的长颈烧瓶状或小纽扣状小囊袋,1~5mm大小不等,呈散在性或局限性分布,食管明显狭窄处,假性憩室亦较多,故认为食管狭窄与假性憩室周围炎症有关。 

内窥镜检查食管呈慢性炎症改变,仅在极少数患者中见到假性憩开口,活检亦不易确诊。 

很多假性憩室患者常有念珠菌感染,可能是继发的,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