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颈部肿块为何放疗后三个月才消失
疾病类
颈部肿块
内容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患者常常会问:“医生,我已放疗结束,颈部的肿块还没有完全消失,你怎么就叫我出院回家?”我们总是说:“你先别着急,回去休息一个月或三个月后再回医院复查,那时候肿块可能会消失。”确实是这样的,如鼻咽癌患者,接受了足够剂量的放射治疗结束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颈部肿块还没有完全消失,回家休息一个月或三个月后,肿块就完全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患者常常会问:“医生,我已放疗结束,颈部的肿块还没有完全消失,你怎么就叫我出院回家?”我们总是说:“你先别着急,回去休息一个月或三个月后再回医院复查,那时候肿块可能会消失。”确实是这样的,如鼻咽癌患者,接受了足够剂量的放射治疗结束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颈部肿块还没有完全消失,回家休息一个月或三个月后,肿块就完全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懂得放射治疗学的基础及临床放射生物学知识,它是研究放射线对肿瘤和正常组织的作用机制,从而进一步探讨提高恶性肿瘤对放射敏感性和降低正常组织损伤。从事临床放疗工作人员,必须对这些基础知识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运用和改进放疗技术,从而提高疗效。 

在放射治疗中,癌细胞死亡的定义是指癌细胞失去完整的增殖能力。放射生物学知识告诉我们,哺乳动物细胞的放射损伤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①致死性损伤,亦称即刻死亡,是指细胞在接受射线照射后,细胞完全丧失分裂增殖能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修复;

②亚致死性损伤,细胞受照射后,在一定时间内能完全修复的损伤;

③潜在性致死损伤,细胞受照射后如果有适宜的环境或条件,这种损伤就可以修复。如果得不到适当的环境或条件修复,这种损伤将转化为不可逆的损伤,从而使细胞最终丧失分裂能力。 

从上述放射性细胞损伤的三种类型分析,就不难理解一些鼻咽癌患者出现的颈部淋巴转移肿块,当放疗结束后,不是所有患者的颈部肿块在放疗期间完全消失;有一部分患者出院1~3个月后回院复查时才消失,有个别患者颈部肿块消失时间4~6个月后。但应提醒患者注意,定期复查,还可适当增加放射量或采用其他综合治疗,均可获得良好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